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复合地基 | 第10-12页 |
1.2.1 复合地基概述 | 第10页 |
1.2.2 复合地基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3 复合地基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概述 | 第12-17页 |
1.3.1 夯实水泥土桩的工程性质 | 第12-13页 |
1.3.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历史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1.3.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和计算理论 | 第18-33页 |
2.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概述 | 第18-23页 |
2.1.1 夯实水泥土桩的化学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2.1.2 夯实水泥土桩的物理作用机理 | 第20页 |
2.1.3 夯实水泥土桩的加固作用机理 | 第20页 |
2.1.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 | 第20-22页 |
2.1.5 桩土共同工作机理 | 第22-23页 |
2.2 常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2.2.1 应力比法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2.2.2 面积比法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2.2.3 圆弧分析法计算公式 | 第25-26页 |
2.3 夯实水泥土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2.3.1 桩侧阻力的性状研究 | 第26-28页 |
2.3.2 桩端阻力的性状研究 | 第28页 |
2.4 地基土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2.4.1 普朗德尔公式 | 第29-30页 |
2.4.2 太沙基承载力公式 | 第30-31页 |
2.4.3 斯开普顿公式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第33-6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第33-34页 |
3.2.1 有限元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 第33-34页 |
3.3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3.1 ABAQUS 程序功能介绍 | 第34页 |
3.3.2 ABAQUS 的模块划分和计算流程 | 第34-35页 |
3.4 复合地基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 | 第35-40页 |
3.4.1 屈服破坏准则 | 第36-37页 |
3.4.2 流动法则 | 第37-38页 |
3.4.3 硬化规律 | 第38页 |
3.4.4 复合地基的弹塑性本构方程 | 第38-40页 |
3.5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 | 第40-50页 |
3.5.1 模型各部件几何尺寸的确定 | 第40-41页 |
3.5.2 本构模型和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1-43页 |
3.5.3 单元的选择 | 第43-45页 |
3.5.4 网格的划分 | 第45页 |
3.5.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5-46页 |
3.5.6 接触属性的选择 | 第46-47页 |
3.5.7 计算步骤的设计 | 第47-50页 |
3.6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66页 |
3.6.1 地应力平衡情况 | 第50-51页 |
3.6.2 施加荷载后的应力位移变化情况 | 第51-52页 |
3.6.3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第52-54页 |
3.6.4 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确定 | 第54-55页 |
3.6.5 桩长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3.6.6 桩径和面积置换率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3.6.7 天然地基土参数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3.6.8 褥垫层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夯实水泥土桩群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第68-76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夯实水泥土桩四桩和九桩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4.2.1 模型各部件几何尺寸的确定 | 第68-69页 |
4.2.2 本构模型和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69页 |
4.2.3 单元的选择 | 第69页 |
4.2.4 网格的划分 | 第69-70页 |
4.2.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70页 |
4.2.6 接触属性的选择 | 第70页 |
4.2.7 计算步骤的设计 | 第70页 |
4.3 夯实水泥土桩群桩复合地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0-74页 |
4.3.1 地应力平衡情况 | 第71页 |
4.3.2 施加荷载后的应力位移变化情况 | 第71-73页 |
4.3.3 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第73-74页 |
4.3.4 桩数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数值模拟与载荷试验结果对比 | 第76-83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工程概况 | 第76-78页 |
5.2.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76-78页 |
5.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 | 第78-79页 |
5.4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 | 第79-80页 |
5.5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结果 | 第80页 |
5.6 数值模拟与静载荷试验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