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企业债市场发展研究第12-13页
        1.2.2 企业债监管制度研究第13页
        1.2.3 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研究第13-17页
        1.2.4 小结第17页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7-18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第20-3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3页
        2.1.1 企业债第20-21页
        2.1.2 企业债综合风险第21-23页
    2.2 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第23-24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4页
        2.2.2 整合风险管理理论第24页
    2.3 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方法第24-35页
        2.3.1 VaR方法简介第25-28页
        2.3.2 Copula理论简介第28-35页
第3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现实考察第35-44页
    3.1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发展历程第35-37页
    3.2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现状第37-41页
        3.2.1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信用风险现状第37-38页
        3.2.2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流动性风险现状第38-40页
        3.2.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市场风险现状第40-41页
    3.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现状第41-44页
第4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第44-54页
    4.1 实证思路第44-46页
        4.1.1 边缘分布建模第44-45页
        4.1.2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第45-46页
        4.1.3 基于Copula函数的蒙特卡洛模拟第46页
    4.2 实证指标选取及样本描述第46-50页
        4.2.1 指标选取第47-48页
        4.2.2 样本描述第48-50页
    4.3 基于Copula函数的综合风险评估第50-54页
        4.3.1 边缘分布建模的实证结果第50-51页
        4.3.2 Copula函数建模的实证结果第51-52页
        4.3.3 综合风险评估的实证结果第52-53页
        4.3.4 实证结果分析第53-54页
第5章 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综合风险评估的对策建议第54-60页
    5.1 优化科学审慎的综合风险评估体系第54-56页
        5.1.1 完善综合风险评估内控制度第54-55页
        5.1.2 改进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第55-56页
    5.2 塑造行之有效的综合风险评估环境第56-58页
        5.2.1 完善多层次流通市场第56-57页
        5.2.2 健全相关市场配套制度第57-58页
    5.3 加强企业债投资者的综合风险评估意识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项目目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内部控制评价改进研究
下一篇:基于门限回归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物价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