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2 存在问题与难点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物理模拟实验 | 第14-23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14-15页 |
2.1.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第14页 |
2.1.2 实验条件和实验介质 | 第14页 |
2.1.3 实验流程图 | 第14-15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15-21页 |
2.2.1 实验介质供给系统 | 第15-17页 |
2.2.2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系统 | 第17-18页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8-21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单相流实验研究 | 第23-42页 |
3.1 雷诺数与摩阻系数的关系 | 第23-26页 |
3.2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摩阻系数公式拟合 | 第26-32页 |
3.2.1 粗糙壁常规水平井筒中相对粗糙度验证 | 第26-28页 |
3.2.2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中摩阻系数的计算 | 第28-30页 |
3.2.3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摩阻系数计算公式拟合 | 第30-32页 |
3.3 单相流井筒两端压降变化的研究 | 第32-40页 |
3.3.1 井筒粗糙度对压降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 井筒半径对压降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3 流体流量对压降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粗糙壁微型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实验研究 | 第42-66页 |
4.1 气液两相流实验流型结果研究 | 第42-46页 |
4.1.1 气液两相水平管流流型划分 | 第42-43页 |
4.1.2 气液两相流型实验拍摄结果 | 第43-46页 |
4.2 气液两相流压降计算模型 | 第46-54页 |
4.2.1 气液两相流的特性参数 | 第46-48页 |
4.2.2 气液两相分层流压降计算模型 | 第48-51页 |
4.2.3 气液两相段塞流压降计算模型 | 第51-54页 |
4.3 气液两相流实验数据结果研究 | 第54-64页 |
4.3.1 气液两相流量对实验压降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2 井筒粗糙度对压降的影响 | 第55-59页 |
4.3.3 摩阻系数公式的验证 | 第59-61页 |
4.3.4 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