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7页 |
1.1.1 ORC低品位余热发电系统 | 第13-15页 |
1.1.2 ORC系统膨胀机 | 第15-17页 |
1.2 ORC系统膨胀机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向心透平动态气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 向心透平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3-24页 |
2 ORC系统及向心透平的性能实验 | 第24-58页 |
2.1 向心透平结构设计 | 第24-30页 |
2.2 ORC向心透平转子系统 | 第30-32页 |
2.3 ORC低温余热发电实验平台 | 第32-41页 |
2.3.1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2.3.2 实验设备与测量仪器 | 第36-41页 |
2.4 工况参数对系统及透平性能的影响 | 第41-57页 |
2.4.1 ORC系统热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2.4.2 工作转速对透平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3-48页 |
2.4.3 冷源流量对透平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2.4.4 转速对透平转轴径向振动的影响 | 第52-57页 |
2.5 小结 | 第57-58页 |
3 ORC系统向心透平的优化研究 | 第58-88页 |
3.1 向心透平单流道的模型建立 | 第58-61页 |
3.2 单流道模型的验证 | 第61-64页 |
3.3 导叶的结构优化 | 第64-70页 |
3.3.1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 第64-65页 |
3.3.2 计算结果分析与优化 | 第65-70页 |
3.4 动叶的结构优化 | 第70-87页 |
3.4.1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 第70-71页 |
3.4.2 动叶内流动特性分析 | 第71-82页 |
3.4.3 动叶叶型优化 | 第82-84页 |
3.4.4 向心透平整级优化 | 第84-87页 |
3.5 小结 | 第87-88页 |
4 ORC系统透平转系临界转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8-110页 |
4.1 理论分析基础 | 第88-92页 |
4.1.1 模态分析基础 | 第88-89页 |
4.1.2 临界转速分析原理 | 第89-92页 |
4.2 转子模型建立 | 第92-93页 |
4.3 ANSYS前处理 | 第93-95页 |
4.4 固有频率分析 | 第95-99页 |
4.5 转子系统结构参数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第99-105页 |
4.6 结构参数对转子临界转速的灵敏度分析 | 第105-109页 |
4.7 小结 | 第109-110页 |
5 ORC系统透平转系的不平衡响应研究 | 第110-143页 |
5.1 转子不平衡响应的原理 | 第110-113页 |
5.2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 | 第113-116页 |
5.3 不平衡响应计算的验证 | 第116页 |
5.4 转子系统主要参数对不平衡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116-135页 |
5.4.1 不同直径下转子不平衡响应 | 第117-122页 |
5.4.2 不同轴间跨距下转子不平衡响应 | 第122-127页 |
5.4.3 不同轴尾增量下转子不平衡响应 | 第127-132页 |
5.4.4 不平衡响应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 第132-135页 |
5.5 不平衡量位置变化下转子不平衡响应 | 第135-140页 |
5.6 平衡精度变化下转子不平衡响应 | 第140-142页 |
5.7 小结 | 第142-143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143-146页 |
6.1 总结 | 第143-144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4页 |
6.3 展望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4页 |
附录: | 第154-160页 |
附录A:不平衡响应计算程序 | 第154-157页 |
附录B:ORC实验系统变热源温度实验测点的工质状态数据表 | 第157-159页 |
附录C:ORC实验系统变冷源流量实验测点的工质状态数据表 | 第159-160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0-161页 |
学术论文 | 第160页 |
科研项目 | 第160页 |
专利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