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构与内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化民粹主义的理论溯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文化民粹主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吉姆·麦克盖根与《文化民粹主义》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民粹主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当前媒介文化民粹化的现实图景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形式上广场狂欢化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媒介生产奇观化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平民中心化 | 第26-28页 |
第四节 反精英、反权威、反经典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文化民粹主义的建构路径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文化生产民粹主义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文化消费民粹主义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媒介文化民粹化倾向的现实背景和影响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媒介文化民粹化倾向的现实背景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媒介文化民粹化倾向的现实影响 | 第38-43页 |
第五章 媒介文化民粹化倾向的消解策略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正确认识文化主体变迁,走出文化主体性迷失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培养文化自觉,规避文化浅化,建立文化深度模式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厘清市场逻辑与民粹逻辑,突出媒介文化人本价值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尊重文化多样化,营造媒介文化多元生态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