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新疆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8-15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研究目的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1-12页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1、研究内容第12-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本文写作框架第14-15页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1、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第15页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第15-16页
        3、职业年金第16页
        4、“新人”、“中人”、“老人”第16-17页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1、公平和效率理论第17页
        2、需求层次理论第17-18页
        3、新福利经济学理论第18-19页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历史回顾第19-21页
    (一)初步建立阶段第19页
    (二)停滞倒退阶段第19页
    (三)恢复调整阶段第19-20页
    (四)正式实施阶段第20-21页
三、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21-25页
    (一)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必要性第21-23页
        1、制度层面第21-22页
        2、社会层面第22页
        3、改革动因第22-23页
    (二)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可行性第23-25页
        1、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第23页
        2、市委市政府及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的支持第23-24页
        3、乌鲁木齐市累积的社会保障制度实力和经验支持第24页
        4、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自治区级统筹第24-25页
四、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现状第25-31页
    (一) 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1、改革范围第25页
        2、基本形式第25页
        3、保险基金筹集、发放第25-26页
        4、统筹层级和监督管理第26页
        5、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第26页
    (二)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实表现第26-31页
        1、乌鲁木齐市企事业、机关单位人员就业情况第26-28页
        2、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改革情况第28-29页
        3、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改革情况第29页
        4、配套工资改革的工作量第29-31页
五、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44页
    (一)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存在的问题第31-41页
        1、基础信息建设问题第31-32页
            (1)人员信息录入难度大第31-32页
            (2)人事人才平台对外公开问题第32页
        2、职业年金问题第32-34页
            (1)高龄人员待遇骤降第32-33页
            (2)制约人才自由流动第33-34页
        3、财政压力问题第34-35页
            (1)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第34页
            (2)转轨成本巨大第34-35页
            (3)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第35页
        4.“中人”问题第35-40页
            (1)计发方法第35-38页
            (2)大龄“中人”问题第38-39页
            (3)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计发不明确第39-40页
        5、现实条件问题第40-41页
            (1)承办单位无单独编制、办公场地第40页
            (2)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情况复杂第40页
            (3)改革对象情绪的制约第40-41页
    (二)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1-44页
        1、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不完善第41页
        2、职业年金存在时间短、经验积累不足第41-42页
        3、改革成本和改革进程未能充分协调第42页
        4、“中人”内部结构复杂,养老金组成多样第42-43页
        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阻力第43-44页
六、乌鲁木齐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对策建议第44-52页
    (一)健全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第44-45页
        1、动态化经办人员配给机制第44页
        2、完善信息平台和经办管理体系第44-45页
    (二)解决职业年金问题的建议第45-46页
        1、科学规定计发月数,养老金发放可持续第45页
        2、大力推行企业年金第45-46页
        3、畅通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转换渠道第46页
    (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财政压力挑战第46-48页
        1、优化资金运营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第46-47页
        2、延长法定缴费年限第47页
        3、加强监管,成立专业化投资运营机构第47-48页
    (四)解决“中人”问题的建议第48-49页
        1、计发办法的差异化第48页
        2、明确单一过渡性养老金替代率第48-49页
    (五)逐步改善软硬件设施第49-52页
        1、健全基础服务设施第49页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第49-50页
        3、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估体系机制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清单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群及固定资产模型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管理者预期对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