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丹参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部分 新型丹参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第7-6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7页 |
1.1 丹参简介 | 第7-8页 |
1.2 丹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3 吲哚类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4 药效团拼接原理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5 课题思路的提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丹参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17-43页 |
2.1 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17页 |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7-19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19-28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8-40页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丹参酮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3-55页 |
3.1 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3.2 实验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44-45页 |
3.3 试剂的配置 | 第45-46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5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49-54页 |
3.7 讨论与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丹参酮衍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 | 第55-63页 |
4.1 体外抑菌活性方案设计 | 第55-56页 |
4.2 实验主要仪器及材料 | 第56-5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4 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58-59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4.6 讨论与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二部分 3-氯2吲哚酮的烷氧基化方法学研究 | 第63-89页 |
第一章 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63-64页 |
第二章 3-烷氧基2吲哚酮的合成 | 第64-89页 |
2.1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64-6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6-75页 |
2.3 实验数据 | 第75-88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一)论文发表情况 | 第95-96页 |
附录(二)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96-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