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记忆的影像书写--《客从何处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1.2.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客从何处来》的创作概述 | 第16-21页 |
2.1《客从何处来》创作背景 | 第16-17页 |
2.2《客从何处来》第一季创作概述 | 第17-19页 |
2.3《客从何处来》第二季创作概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客从何处来》的声音讲述 | 第21-30页 |
3.1 寻根人物的自叙 | 第21-24页 |
3.1.1 寻根人物对事件的讲述 | 第22-23页 |
3.1.2 寻根人物的内心声音 | 第23-24页 |
3.2 次要人物的旁叙 | 第24-30页 |
3.2.1 亲历者的口述再现历史 | 第25-26页 |
3.2.2 专家的佐证解答疑问 | 第26-28页 |
3.2.3 解说的客观表达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客从何处来》中家庭记忆的视觉承载 | 第30-38页 |
4.1 重返历史场景 | 第30-34页 |
4.1.1 祖居:抬头可见的屋檐和原点 | 第31-32页 |
4.1.2 祖坟:追本溯源的情感寄托与标记 | 第32-33页 |
4.1.3 故土:难以摧毁的地标和依靠 | 第33-34页 |
4.2 凝固历史记忆 | 第34-38页 |
4.2.1 老照片:重现家庭影像 | 第34-35页 |
4.2.2 家谱:记录家族脉络 | 第35-37页 |
4.2.3 家信:传承家庭精神 | 第37-38页 |
第五章《客从何处来》的叙事建构 | 第38-44页 |
5.1 时间线索 | 第39-40页 |
5.2 空间线索 | 第40-41页 |
5.3 时空交错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