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几种周期性亚波长结构的光学特性及其器件设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亚波长金属结构研究简介第11-16页
        1.1.1 亚波长金属结构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分类和性质第12-16页
    1.2 亚波长介质光栅第16-18页
        1.2.1 亚波长介质光栅的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2 亚波长介质光栅的理论方法第18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8-20页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基于金属圆柱阵列表面等离子激元的二维原子晶格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金属圆柱阵列的结构与光强分布第20-22页
    2.3 金属圆柱阵列的光强分布第22-25页
    2.4 结构参数对光学势分布的影响第25-28页
    2.5 原子的自发辐射与原子冷却第28-29页
    2.6 结论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梯形亚波长介质光栅的高带宽超高反射率反射镜第30-45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梯形介质光栅反射率的严格耦合波方法分析第30-35页
    3.3 亚波长梯形介质光栅的反射特性第35-39页
    3.4 优化后不同折射率时最大的反射带宽第39-41页
    3.5 中间有限厚度平板对反射带宽的影响第41-43页
    3.6 理论分析第43-44页
    3.7 结论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亚波长介质光栅的反射聚焦镜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47页
    4.2 亚波长反射聚焦光栅第47-49页
    4.3 结构参数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第49-52页
        4.3.1 光栅周期L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第49-50页
        4.3.2 栅格宽度l_1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第50-51页
        4.3.3 栅格高度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第51-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发表及录用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左心辅助的血液循环系统研究
下一篇:克隆整合对两种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入侵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