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亚波长金属结构研究简介 | 第11-16页 |
1.1.1 亚波长金属结构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分类和性质 | 第12-16页 |
1.2 亚波长介质光栅 | 第16-18页 |
1.2.1 亚波长介质光栅的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2 亚波长介质光栅的理论方法 | 第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金属圆柱阵列表面等离子激元的二维原子晶格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金属圆柱阵列的结构与光强分布 | 第20-22页 |
2.3 金属圆柱阵列的光强分布 | 第22-25页 |
2.4 结构参数对光学势分布的影响 | 第25-28页 |
2.5 原子的自发辐射与原子冷却 | 第28-29页 |
2.6 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梯形亚波长介质光栅的高带宽超高反射率反射镜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梯形介质光栅反射率的严格耦合波方法分析 | 第30-35页 |
3.3 亚波长梯形介质光栅的反射特性 | 第35-39页 |
3.4 优化后不同折射率时最大的反射带宽 | 第39-41页 |
3.5 中间有限厚度平板对反射带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 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3.7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亚波长介质光栅的反射聚焦镜 | 第45-53页 |
4.1 引言 | 第45-47页 |
4.2 亚波长反射聚焦光栅 | 第47-49页 |
4.3 结构参数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 | 第49-52页 |
4.3.1 光栅周期L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 | 第49-50页 |
4.3.2 栅格宽度l_1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 | 第50-51页 |
4.3.3 栅格高度和反射光相位分布的关系 | 第51-52页 |
4.4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论文发表及录用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