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统一监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现状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总体架构设计 | 第15-32页 |
2.1 现有业务概况 | 第15-16页 |
2.1.1 架构概况 | 第15-16页 |
2.1.2 业务流程 | 第16页 |
2.2 总体设计思路 | 第16-18页 |
2.2.1 设计目标 | 第16-17页 |
2.2.2 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2.2.3 设计策略 | 第18页 |
2.3 平台架构 | 第18-21页 |
2.3.1 逻辑架构 | 第18-19页 |
2.3.2 技术架构 | 第19-21页 |
2.4 硬件部署 | 第21-23页 |
2.4.1 硬件部署架构 | 第21页 |
2.4.2 分布式监控前端部署 | 第21-23页 |
2.4.3 数据采集服务器部署 | 第23页 |
2.5 指标设计 | 第23-27页 |
2.5.1 硬件设备监控 | 第24-25页 |
2.5.2 软件系统监控 | 第25-27页 |
2.6 功能设计 | 第27-29页 |
2.6.1 运行管理 | 第27页 |
2.6.2 采集管理 | 第27页 |
2.6.3 故障管理 | 第27-29页 |
2.6.4 报表管理 | 第29页 |
2.6.5 权限管理 | 第29页 |
2.7 安全防护 | 第29-31页 |
2.7.1 数据安全 | 第29-30页 |
2.7.2 网络安全 | 第30页 |
2.7.3 系统安全 | 第30-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监控数据采集的设计实现 | 第32-56页 |
3.1 Agent模式 | 第32-39页 |
3.1.1 采集原理 | 第32-33页 |
3.1.2 数据格式 | 第33-35页 |
3.1.3 监控实例 | 第35-39页 |
3.2 SNMP模式 | 第39-43页 |
3.2.1 采集原理 | 第39-40页 |
3.2.2 MIB与OID | 第40-41页 |
3.2.3 数据格式 | 第41页 |
3.2.4 监控实例 | 第41-43页 |
3.3 HTTP模式 | 第43-46页 |
3.3.1 采集原理 | 第43页 |
3.3.2 数据格式 | 第43-44页 |
3.3.3 监控实例 | 第44-46页 |
3.4 其它模式 | 第46-51页 |
3.4.1 Ping | 第46-47页 |
3.4.2 日志采集 | 第47-49页 |
3.4.3 IPQAM分组流量 | 第49-50页 |
3.4.4 终端信令分析 | 第50-51页 |
3.5 业务流程监控 | 第51-55页 |
3.5.1 节目注入流程监控 | 第51-53页 |
3.5.2 回看录制流程监控 | 第53-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监控视频信号采集的设计实现 | 第56-72页 |
4.1 主前端机顶盒终端信号的采集 | 第56-57页 |
4.2 分前端机顶盒终端信号的采集 | 第57-58页 |
4.3 远程红外遥控设备结构设计 | 第58-61页 |
4.3.1 控制流程 | 第58-59页 |
4.3.2 编码器 | 第59-60页 |
4.3.3 控制模块 | 第60-61页 |
4.4 红外转发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9页 |
4.4.1 红外传输原理 | 第61-63页 |
4.4.2 硬件电路设计 | 第63-66页 |
4.4.3 串口通信协议 | 第66-67页 |
4.4.4 控制软件设计 | 第67-69页 |
4.5 采集信号的展现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3页 |
5.1 总结 | 第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