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第16页 |
1.6 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政府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合同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1.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 | 第18页 |
2.2 政府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 第18-22页 |
2.2.1 政府合同的概念和范围 | 第19-20页 |
2.2.2 政府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地位 | 第20-21页 |
2.2.3 政府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所起作用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政府在不同的建设工程融资模式下的合同管理情况 | 第22-27页 |
3.1 一般投资模式下的政府合同管理内容 | 第22-25页 |
3.1.1 私有资金项目 | 第22页 |
3.1.2 政府投资项目 | 第22-25页 |
3.2 政府在与私人资金交互融资模式下合同管理内容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4.1 苏州市住建部门合同管理现状 | 第27-34页 |
4.1.1 信用管理体系认定 | 第27-29页 |
4.1.2 招投标管理中的举措 | 第29-31页 |
4.1.3 合同备案管理的做法 | 第31-32页 |
4.1.4 变更备案管理实施情况 | 第32-34页 |
4.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共性问题 | 第34-36页 |
4.3 苏州市政府项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39-52页 |
5.1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项目合同文件 | 第39-43页 |
5.2 项目变更内容 | 第43-47页 |
5.3 引申问题归纳与处理思路 | 第47-52页 |
5.3.1 拒绝、拖延签订合同的情形 | 第47-48页 |
5.3.2 签订的正式合同文本与招投标结果存在差异 | 第48页 |
5.3.3 合同签订后的生效问题 | 第48-49页 |
5.3.4 特许经营在中标人方面的突破 | 第49-50页 |
5.3.5 垫资问题 | 第50页 |
5.3.6 工程价款的结算问题 | 第50-52页 |
第六章 苏州市住建部门合同管理政府监管建议方案 | 第52-58页 |
6.1 在合同管理领域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第52页 |
6.2 落实全方位监督 | 第52-53页 |
6.3 国外合同合理适用 | 第53页 |
6.4 狠抓监理合同的落实情况 | 第53-54页 |
6.5 风险共担思路 | 第54-55页 |
6.6 履约担保系统和支付担保机制 | 第55-56页 |
6.7 施工合同无效后,监管和验收思路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