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IL-6在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中诊断效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4页
第二章 IL-6 在感染性骨不连中的诊断价值第14-21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14页
    第二节 资料和方法第14-15页
        2.2.1 一般资料第14页
        2.2.2 纳入排除标准第14页
        2.2.3 资料整理内容第14-15页
        2.2.4 标本采集方法第15页
        2.2.5 统计方法第15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15-19页
    第四节 讨论第19-21页
第三章 大鼠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构建第21-37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21页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第21-28页
        3.2.1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21-22页
        3.2.2 仪器和设备第22页
        3.2.3 菌株活化、菌液制备第22-23页
        3.2.4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23页
        3.2.5 手术方法第23-24页
        3.2.6 观察指标第24-28页
        3.2.7 统计学分析第28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28-34页
        3.3.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第28页
        3.3.2 大体观察第28-30页
        3.3.3 X线片观察第30-31页
        3.3.4 Micro-CT及三维重建结果对比分析第31-33页
        3.3.5 组织学检查结果第33页
        3.3.6 内固定物及骨组织细菌培养结果第33-34页
    第四节 讨论第34-37页
第四章 IL-6 在大鼠骨感染模型中的变化特点第37-45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37页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第37-40页
        4.2.1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37页
        4.2.2 仪器和设备第37-38页
        4.2.3 标本采集和处理第38-39页
        4.2.4 白介素 6(IL-6)检测方法第39-40页
        4.2.5 统计学分析第40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40-43页
        4.3.1 血常规非炎性指标分析第40-41页
        4.3.2 WBC、IL-6 急性期评价第41页
        4.3.3 WBC、IL-6 慢性期评价第41-43页
    第四节 讨论第43-45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附录 感染性骨不连的诊断进展第51-60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FOGER改性SF/nHAP支架用于BMP-2缓释及其对骨形成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精准开颅及内听道后壁磨除量化的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