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食用龙牙楤木化学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龙牙楤木概述第10-15页
        1.1.1 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第10-11页
        1.1.2 种质资源概况第11-12页
        1.1.3 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4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挥发油成分提取与鉴定第15-18页
        1.2.1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第15-18页
        1.2.2 挥发油成分鉴定第18页
    1.3 酚类化合物提取、鉴定与应用价值第18-21页
        1.3.1 酚类化合物提取第18-20页
        1.3.2 酚类化合物鉴定第20页
        1.3.3 酚类物质应用价值第20-21页
    1.4 植物的品质评价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试剂第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0页
        2.2.1 灰分含量测定第24页
        2.2.2 粗纤维含量测定第24页
        2.2.3 粗多糖含量测定第24-25页
        2.2.4 酚类物质含量测定第25-26页
        2.2.5 酚类物质鉴定第26-27页
        2.2.6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27页
        2.2.7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2.2.8 总皂苷含量测定第28-29页
        2.2.9 宏量金属元素和微量金属元素测定第29页
        2.2.10 挥发油成分鉴定第29-30页
    2.3 数据处理第30-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60页
    3.1 食用龙牙楤木的营养成分第31-32页
    3.2 食用龙牙楤木的酚类物质含量第32-35页
        3.2.1 各酚类物质的LC-MS分析第32页
        3.2.2 14 种酚类标准物质的UPLC分析第32-33页
        3.2.3 食用龙牙楤木总酚及各酚类物质含量的分析第33-34页
        3.2.4 各样品酚类物质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第34-35页
    3.3 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结果分析第35-36页
        3.3.1 DPPH抗氧化活性第35-36页
        3.3.2 ABTS抗氧化活性第36页
    3.4 食用龙牙楤木总黄酮含量分析第36-37页
    3.5 食用龙牙楤木总皂苷含量分析第37-38页
    3.6 食用龙牙楤木宏量、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第38-39页
    3.7 食用龙牙楤木挥发油成分鉴定与含量分析第39-49页
    3.8 食用龙牙楤木品质的综合评价第49-60页
        3.8.1 食用龙牙楤木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第49-56页
        3.8.2 食用龙牙楤木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第56-59页
        3.8.3 食用龙牙楤木综合评价得分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流控反应技术的酶促含糖黄酮类化合物区域选择性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茜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