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简介 | 第15-18页 |
1.1.1 无针液体注射给药系统 | 第15页 |
1.1.2 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及其优势 | 第15-18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1.2.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9页 |
1.2.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3 糖尿病治疗现状和选择胰岛素作为模型药物的依据 | 第20-25页 |
1.3.1 传统的胰岛素给药模式的优缺点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无针粉末注射器的改进设计 | 第25-28页 |
2.1 无针粉末注射原型枪简介 | 第25页 |
2.1.1 无针粉末注射原型枪的组成 | 第25页 |
2.1.2 无针粉末注射原型枪的优化思路 | 第25页 |
2.2 新型无针粉末注射枪试制 | 第25-26页 |
2.2.1 气源优化 | 第25-26页 |
2.2.2 激发装置优化 | 第26页 |
2.2.3 制作材料的优化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胰岛素无针注射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与筛选 | 第28-67页 |
3.1 材料和仪器 | 第28-29页 |
3.1.1 试剂 | 第28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3.2.1 喷雾制粒法制备PEG粉末 | 第29-30页 |
3.2.2 溶剂挥发法制备壳聚糖粉末 | 第30-31页 |
3.2.3 干胶法制备氢氧化铝载体粉末 | 第31-32页 |
3.2.4 吸附法制备氧化铝载体粉末 | 第32-33页 |
3.2.5 共结晶法制备PBS粉末 | 第33-35页 |
3.2.6 以载药量为指标筛选粉末 | 第35页 |
3.2.7 以穿透效果为指标筛选粉末 | 第35-36页 |
3.2.8 以释药效果为指标筛选粉末 | 第36页 |
3.2.9 注射压力和剂量的确定 | 第36-38页 |
3.3 胰岛素ELASA试剂盒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38-41页 |
3.4 透射方程的建立 | 第41-46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46-65页 |
3.6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胰岛素无针粉末给药的药效和药动学考察 | 第67-8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4.1.1 动物与试剂 | 第67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6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7-73页 |
4.2.1 糖尿病模型动物造模 | 第67-68页 |
4.2.2 动物分组和给药 | 第68页 |
4.2.3 取血方法和取血时间安排 | 第68页 |
4.2.4 血糖浓度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68-72页 |
4.2.5 血糖浓度测量和血药浓度测量 | 第72页 |
4.2.6 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Fp)的计算 | 第72页 |
4.2.7 相对生物利用度(Fr)的计算 | 第72-73页 |
4.2.8 药动学房室模型的判别和药动学参数的拟合 | 第7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73-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页 |
4.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学术论文及参与的工作 | 第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