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7-24页 |
1. 经济林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1.1 嫁接技术 | 第7-11页 |
1.2 扦插的生根研究 | 第11页 |
1.3 组织培养 | 第11-12页 |
2. 核桃和枣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2.1 核桃嫁接繁殖技术 | 第12-17页 |
2.2 核桃扦插 | 第17页 |
2.3 核桃组培 | 第17-18页 |
2.4 枣繁殖技术研究 | 第18-19页 |
3. 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PPO、PAL研究 | 第19-22页 |
3.1 酚类物质 | 第19-20页 |
3.2 酚类物质与PPO、PAL | 第20页 |
3.3 植物体内PPO、PAL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4 外界条件对植物体内酚类物质、PPO、PAL的影响 | 第21-22页 |
4. 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22-24页 |
前言 | 第24-26页 |
第一章 试验地概况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7-3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2.2.1 子苗嫁接试验 | 第27页 |
2.2.2 核桃绿枝接 | 第27页 |
2.2.3 核桃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时期嫁接试验 | 第27-28页 |
2.2.4 枣嫩枝扦插 | 第28页 |
§2.3 繁殖技术及管理 | 第28-29页 |
2.3.1 核桃子苗嫁接试验 | 第28页 |
2.3.2 核桃绿枝接 | 第28-29页 |
2.3.3 核桃夏季芽接 | 第29页 |
2.3.4 枣嫩枝扦插 | 第29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2.4.1 调查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4.2 室内分析采样方法 | 第30页 |
2.4.3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 第30页 |
2.4.4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测定 | 第30-31页 |
2.4.5 酚类物质的测定(Folin-Denis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3.1 核桃嫁接、枣树嫩枝扦插试验 | 第32-41页 |
3.1.1 核桃子苗嫁接 | 第32-35页 |
3.1.2 核桃绿枝接 | 第35-36页 |
3.1.3 核桃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试验 | 第36-39页 |
3.1.4 枣树不同品种、不同浓度ABT处理嫩枝扦插试验 | 第39-41页 |
3.1.5 枣嫩枝不同时期扦插试验 | 第41页 |
§3.2 酚类物质含量、PPO、PAL活性研究 | 第41-47页 |
3.2.1 核桃不同品种、不同年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PPO、PAL与嫁接成活率 | 第41-42页 |
3.2.2 不同激素处理 | 第42-45页 |
3.2.3 枣树嫩枝扦插不同浓度ABT处理PPO、PAL活性变化 | 第45-46页 |
3.2.4 枣嫩枝扦插愈伤组织形成过程PAL、PPO活性变化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4.1 结论 | 第47-48页 |
§4.2 问题与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