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队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研究评述第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5-16页
        1.3.2 实证研究法第16页
        1.3.3 案例研究法第16-17页
第2章 社区矫正队伍的结构与职能第17-27页
    2.1 社区矫正概念、性质及任务第17-21页
        2.1.1 社区矫正的由来第17-18页
        2.1.2 社区矫正的概念第18页
        2.1.3 社区矫正的性质第18-19页
        2.1.4 社区矫正的任务第19-20页
        2.1.5 社区矫正队伍的应然结构与职责第20-21页
    2.2 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矫正队伍结构与职责的规定第21-24页
        2.2.1 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矫正工作者构成的规定第21-23页
        2.2.2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第23-24页
    2.3 国外社区矫正队伍结构与职能第24-25页
        2.3.1 缓刑官第24页
        2.3.2 假释官第24-25页
        2.3.3 志愿者第25页
        2.3.4 准专业人员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情况第27-34页
    3.1 队伍结构第27-32页
        3.1.1 司法助理员第27-31页
        3.1.2 社会工作者第31页
        3.1.3 志愿者第31页
        3.1.4 其他人员第31-32页
    3.2 职责分配第32页
    3.3 组织机构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4-41页
    4.1 司法助理员队伍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4.1.1 专业工作能力不足第34-36页
        4.1.2 专业训练不足第36页
        4.1.3 待遇激励不足第36-37页
        4.1.4 一身多职第37页
    4.2 志愿者队伍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4.3 其他参与矫正人员的问题第38页
    4.4 编制身份对社区矫正队伍成长的影响第38-39页
    4.5 组织机构对社区矫正队伍成长的影响第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5章 对秦皇岛市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的对策第41-52页
    5.1 司法助理员队伍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第41-46页
        5.1.1 专业工作能力构成第41-43页
        5.1.2 社区矫正岗位专业化第43页
        5.1.3 矫正官的专业化——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第43-46页
    5.2 抓紧组建社会团体第46-47页
        5.2.1 成立社会工作者中介服务机构第46页
        5.2.2 成立志愿者自我管理机构第46-47页
    5.3 深化与高校合作的形式与内容第47-50页
        5.3.1 合作科研第47-48页
        5.3.2 建立实训基地第48-49页
        5.3.3 深化学生志愿者参与方式与内容第49-50页
    5.4 优化司法助理员队伍结构与组织结构第50-51页
        5.4.1 优化组织结构第50页
        5.4.2 优化队伍结构第50-51页
    5.5 社区矫正队伍职责的分配第51页
    5.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皇岛市芯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引力范围及边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