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23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概念 | 第16-17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基于遥感的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展研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30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实践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拟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 | 第30-47页 |
·数据资料 | 第30-32页 |
·遥感数据 | 第30页 |
·其他数据 | 第30-32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2-34页 |
·TM影像波段选择 | 第32页 |
·图像增强 | 第32-33页 |
·图像裁剪 | 第33-34页 |
·变化信息提取 | 第34-40页 |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确定 | 第34页 |
·信息提取 | 第34-40页 |
·提取精度分析 | 第40-43页 |
·精度分析 | 第40-41页 |
·误差来源分析 | 第41-43页 |
·分类后处理 | 第43页 |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西安-咸阳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和景观格局分析 | 第47-72页 |
·1988-2006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第47-62页 |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第47-52页 |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第52-57页 |
·西安咸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比较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1988-2006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第62-72页 |
·分析软件的选择 | 第63页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 第63-66页 |
·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 第66-68页 |
·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格局分析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西安-咸阳地区城市化过程及演化分析 | 第72-83页 |
·城市化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城市化过程分析 | 第73-81页 |
·1988-2006年西安咸阳地区城市化过程分析 | 第73-74页 |
·不同时期城市化过程分析 | 第74-76页 |
·缓冲区城市化过程时空变化 | 第76-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西安-咸阳地区城市化过程驱动机制研究 | 第83-91页 |
·自然因素影响 | 第83-84页 |
·政策导向 | 第84-85页 |
·经济发展 | 第85-86页 |
·区位条件 | 第86页 |
·人口因素 | 第86-88页 |
·文物保护区 | 第88-90页 |
·文物保护区对城市发展模型的影响 | 第88页 |
·汉长安城对西安-咸阳地区上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 第88-90页 |
·交通条件 | 第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西咸一体化对西安、咸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影响 | 第91-97页 |
·西咸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91-93页 |
·历史上的西安-咸阳政区划分 | 第91-92页 |
·近期发展 | 第92-93页 |
·西咸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经验的借鉴 | 第93页 |
·西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第93-94页 |
·西咸一体化基础建设进展 | 第94-95页 |
·西咸一体化对土地利用/覆被产生的影响 | 第95-9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7-100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讨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