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论文

秸秆分解过程中蚯蚓粘液引起的激发效应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立题意义第11页
    1.2 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研究第11-12页
    1.3 秸秆利用的限制因素第12页
    1.4 蚯蚓对有机碳、氮分解激发效应的影响第12-13页
        1.4.1 激发效应第12-13页
        1.4.2 蚯蚓对碳元素、氮元素矿化的影响第13页
    1.5 秸秆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第13-14页
    1.6 秸秆分解过程中相关的酶第14-16页
        1.6.1 纤维素酶第14页
        1.6.2 半纤维素酶第14-15页
        1.6.3 木质素降解酶第15页
        1.6.4 蛋白酶第15页
        1.6.5 脲酶第15页
        1.6.6 脱氢酶第15页
        1.6.7 过氧化氢酶第15-16页
    1.7 研究内容第16页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1.9 研究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蚯蚓粘液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第19-25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19页
        2.2.1 实验试剂第19页
        2.2.2 实验仪器第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3.1 蚯蚓粘液的收集第19页
        2.3.2 蚯蚓粘液总糖的测定第19-20页
        2.3.3 蚯蚓粘液总蛋白质的测定第20页
        2.3.4 蚯蚓粘液蛋白质电泳第20-21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2.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21页
        2.4.2 蚯蚓粘液总糖含量第21-22页
        2.4.3 蛋白质标准曲线第22页
        2.4.4 蚯蚓粘液总蛋白质含量第22页
        2.4.5 蚯蚓粘液蛋白质电泳第22-23页
    2.5 讨论第23页
    2.6 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蚯蚓粘液对秸秆分解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第25-37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页
        3.2.1 材料及仪器第25页
        3.2.2 实验试剂第25页
    3.3 研究方案第25-26页
        3.3.1 秸秆预处理第25页
        3.3.2 实验设计第25-26页
    3.4 实验方法第26-28页
        3.4.1 有机碳的测定及矿化速率的计算第26页
            3.4.1.1 有机碳的测定第26页
            3.4.1.2 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第26页
        3.4.2 矿质氮及矿化速率计算第26-28页
            3.4.2.1 铵态氮测定第27页
            3.4.2.2 硝态氮的测定第27-28页
            3.4.2.3 有机氮矿化速率第28页
        3.4.3 数据统计分析第28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3.5.1 有机碳的矿化第28-29页
        3.5.2 铵态氮标准曲线第29-30页
        3.5.3 铵态氮含量变化第30-31页
        3.5.4 硝态氮标准曲线第31页
        3.5.5 硝态氮含量变化第31-32页
        3.5.6 矿化氮总量及氮矿化率第32-34页
    3.6 讨论第34-35页
    3.7 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蚯蚓粘液对秸秆分解过程中酶学特征的影响第37-59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7页
        4.2.1 实验仪器第37页
        4.2.2 实验试剂第37页
    4.3 实验方案第37-38页
    4.4 实验方法第38-42页
        4.4.1 粗酶液的提取第38页
        4.4.2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第38页
        4.4.3 微晶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第38页
        4.4.4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第38页
        4.4.5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第38-39页
        4.4.6 阿魏酸酯酶活力的测定第39页
        4.4.7 乙酰酯酶活力的测定第39页
        4.4.8 蛋白酶活力测定第39-40页
        4.4.9 脲酶活力测定第40-41页
        4.4.10 脱氢酶活力测定第41页
        4.4.11 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第41页
        4.4.12 数据统计分析第41-42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42-55页
        4.5.1 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第42-46页
        4.5.2 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第46-50页
        4.5.3 蛋白酶活力的变化第50-51页
        4.5.4 脲酶活力的变化第51-53页
        4.5.5 脱氢酶活力的变化第53-54页
        4.5.6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变化第54-55页
    4.6 讨论第55-58页
        4.6.1 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第55-56页
        4.6.2 半纤维素酶及酯酶活性的变化第56页
        4.6.3 蛋白酶、脲酶活性的变化第56-57页
        4.6.4 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第57-58页
    4.7 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蚯蚓粘液对秸秆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第59-69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材料第59页
        5.2.1 主要设备第59页
        5.2.2 主要试剂第59页
    5.3 实验方案第59页
    5.4 实验方法第59-61页
        5.4.1. 高通量测序流程第60页
        5.4.2 PCR 扩增第60-61页
    5.5 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5.5.1 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第61-63页
        5.5.2 细菌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第63-64页
        5.5.3 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第64-66页
        5.5.4 真菌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第66-67页
    5.6 讨论与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6.1 结论第69-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芳醚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大豆玉米复合肽的发酵工艺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