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2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4-1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2.1 研究的思路 | 第20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20-2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1-24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2-24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6-46页 |
2.1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第26-32页 |
2.1.1 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 第26-28页 |
2.1.2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 第28-32页 |
2.2 技术溢出的相关研究 | 第32-38页 |
2.2.1 技术溢出的研究起点 | 第32-33页 |
2.2.2 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2.2.3 技术溢出的路径 | 第37-38页 |
2.3 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38-44页 |
2.3.1 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理论逻辑 | 第38-39页 |
2.3.2 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作用机制 | 第39-40页 |
2.3.3 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实证研究 | 第40-43页 |
2.3.4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 | 第43-44页 |
2.4 文献评论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理论分析 | 第46-60页 |
3.1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第46-52页 |
3.1.1 模型设定 | 第47-49页 |
3.1.2 模型的均衡性分析 | 第49页 |
3.1.3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 | 第49-52页 |
3.2 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索罗模型分析 | 第52-56页 |
3.3 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度模型 | 第56-58页 |
3.4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区域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60-82页 |
4.1 区域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的空间依赖性特征分析 | 第61-71页 |
4.1.1 基本模型设定 | 第61-63页 |
4.1.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63-64页 |
4.1.3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空间依赖性特征 | 第64-71页 |
4.2 区域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 第71-79页 |
4.2.1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 第71-72页 |
4.2.2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收敛实证分析 | 第72-79页 |
4.3 区域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第79-80页 |
4.3.1 产业集聚对TFP的门槛效应 | 第79页 |
4.3.2 产业集聚对TFP的知识空间相关性的门槛效应 | 第79-80页 |
4.4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82-100页 |
5.1 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及TFP变动趋势分析 | 第82-88页 |
5.1.1 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 第82-84页 |
5.1.2 制造业TFP的变动趋势 | 第84-86页 |
5.1.3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 | 第86-88页 |
5.2 制造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88-99页 |
5.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第88-91页 |
5.2.2 制造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线性效应分析 | 第91-93页 |
5.2.3 制造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第93-99页 |
5.3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100-120页 |
6.1 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状况 | 第100-107页 |
6.1.1 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第100-101页 |
6.1.2 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的空间布局 | 第101-102页 |
6.1.3 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第102-107页 |
6.2 高新区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理论分析 | 第107-108页 |
6.3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第108-118页 |
6.3.1 高新区技术溢出效应 | 第108-113页 |
6.3.2 高新区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 第113-118页 |
6.4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政策与建议 | 第120-126页 |
7.1 完善经济主体行为 | 第120-123页 |
7.2 缩小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地区差距 | 第123页 |
7.3 协调产业集聚技术溢出的行业差异 | 第123-124页 |
7.4 提升高新区对非高新区的技术溢出水平 | 第124-125页 |
7.5 小结 | 第125-126页 |
结论 | 第126-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52页 |
附录 | 第152-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