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困境的法律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范围第8-10页
    1.2 研究实践基础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预期的研究成果第11-13页
第二章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现状及困境第13-25页
    2.1 法律现状第13-15页
        2.1.1 关于可用于设立担保的知识产权之规定第13页
        2.1.2 关于担保权益设立之规定第13-14页
        2.1.3 关于交易处分之规定第14-15页
    2.2 生存环境第15-17页
        2.2.1 创新战略层面第15页
        2.2.2 知识产权战略层面第15-16页
        2.2.3 技术转移体系第16页
        2.2.4 国家金融体系第16-17页
        2.2.5 政府角色及其作用第17页
    2.3 融资路径第17-21页
        2.3.1 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第17-18页
        2.3.2 知识产权融资参与方第18页
        2.3.3 知识产权融资方式第18-20页
        2.3.4 风险担保机制第20-21页
        2.3.5 知识产权融资平台第21页
    2.4 我国知识产权融资困境及原因第21-25页
        2.4.1 内部障碍第21-22页
        2.4.2 外部障碍第22-25页
第三章 域外知识产权融资法律政策分析第25-35页
    3.1 美、日、德知识产权融资相关立法概述第25-29页
    3.2 美、日、德知识产权融资方式概述第29-32页
    3.3 美、日、德知识产权融资评估方式概述第32-33页
    3.4 美、日、德融资平台建设第33-35页
第四章 域外知识产权融资体制机制分析第35-43页
    4.1 美、日、德金融体制概述第35-37页
    4.2 美、日、德风险分担机制第37-39页
    4.3 美、日、德技术转移制度概述第39-40页
    4.4 美、日、德政府政策支持概述第40-43页
第五章 域外经验启示下的知识产权融资法律及对策第43-49页
    5.1 法律政策第43-45页
        5.1.1 立法层面第43页
        5.1.2 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层面第43-44页
        5.1.3 政策支持层面第44-45页
    5.2 体制机制第45-46页
        5.2.1 金融体制第45页
        5.2.2 风险分担机制第45页
        5.2.3 技术转移制度第45-46页
    5.3 实践运行第46-49页
        5.3.1 融资方式第46页
        5.3.2 评估方式第46-47页
        5.3.3 融资平台第47-49页
结论第49-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功率控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下垫式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资源分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