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机制的现状 | 第12-21页 |
2.1 涉税“两法衔接”机制概述 | 第12-14页 |
2.1.1 涉税犯罪的涵义 | 第12页 |
2.1.2 涉税犯罪的新趋势 | 第12-13页 |
2.1.3 我国涉税案件“两法衔接”机制的界定 | 第13-14页 |
2.2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的主要流程 | 第14-16页 |
2.2.1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简要工作流程 | 第14-15页 |
2.2.2 涉税案件中税务机关与司法机关协作的具体化 | 第15-16页 |
2.3 现行涉税案件“两法衔接”机制的主要规范 | 第16-17页 |
2.3.1 法律 | 第16页 |
2.3.2 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 | 第16-17页 |
2.3.3 规章 | 第17页 |
2.4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2.4.1 案件移送难 | 第17-18页 |
2.4.2 证据转化不畅 | 第18-19页 |
2.4.3 分工协作不足 | 第19-20页 |
2.4.4 移送监督不力 | 第20-21页 |
第3章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之困境解析 | 第21-28页 |
3.1 行刑立法缺陷 | 第21-24页 |
3.1.1 行刑立法衔接不严密 | 第21-22页 |
3.1.2 行刑立法对同一行为认定不一 | 第22-23页 |
3.1.3 监督之法律依据不明确 | 第23-24页 |
3.2 行政配合局限 | 第24-26页 |
3.2.1 地方保护主义滋生 | 第24页 |
3.2.2 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24-25页 |
3.2.3 权力配置失衡 | 第25-26页 |
3.3 知情渠道不畅 | 第26-28页 |
3.3.1 税务机关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 第26页 |
3.3.2 监督信息源缺乏 | 第26页 |
3.3.3 信息分享不到位 | 第26-28页 |
第4章 涉税案件“两法衔接”机制的完善 | 第28-36页 |
4.1 完善涉税两法衔接机制之立法 | 第28-30页 |
4.1.1 增强涉税“两法衔接”机制的司法性 | 第28-29页 |
4.1.2 制定税收基本法 | 第29页 |
4.1.3 赋予税务稽查部门以涉税犯罪侦查权 | 第29-30页 |
4.2 完善涉税案件“两法衔接”的程序 | 第30-32页 |
4.2.1 健全涉税案件的移送机制 | 第30-31页 |
4.2.2 完善涉税案件的证据衔接制度 | 第31-32页 |
4.3 健全涉税案件的工作机制 | 第32-33页 |
4.3.1 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 | 第32页 |
4.3.2 建立涉税案件通报制度 | 第32-33页 |
4.3.3 健全涉税联席会议制度 | 第33页 |
4.4 完善涉税案件的监督机制 | 第33-36页 |
4.4.1 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 | 第33-34页 |
4.4.2 加强行政层级监督 | 第34-35页 |
4.4.3 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监督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