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杨属五大派树种苗期形态与生理性状的遗传变异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引言第15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第15-25页
     ·杨属的系统分类及其主要树种第15-18页
     ·杨树种质资源遗传学评价研究现状第18-25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杨属五大派树种叶片形态及生长的遗传变异第28-37页
   ·材料和方法第28-31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第28-30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0页
     ·数据处理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杨属各派主要树种叶片形态的差异第31-33页
     ·杨属五大派树种生长性状的差异第33页
     ·杨属五大派树种叶片形态和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3-34页
     ·综合评价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杨属五大派树种光合生理的遗传变异第37-58页
   ·材料和方法第37-40页
     ·试验材料和实验处理第37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7-40页
     ·数据处理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55页
     ·光合生理及相关性状遗传变异第40-53页
     ·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频度等性状与净光合参数的相关分析第53-54页
     ·光合生理相关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4-55页
   ·综合评价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第四章 杨属五大派树种N、P、K 累积与转移的遗传变异状况第58-71页
   ·材料和方法第58-59页
     ·试验材料和实验处理第58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8-59页
     ·数据处理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9页
     ·生长旺盛期杨树N、P、K 元素含量差异及遗传变异第59-64页
     ·落叶后杨树N、P、K 元素含量的差异及遗传变异第64-68页
     ·综合评价第68-69页
   ·讨论第69-71页
第五章 杨属五大派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变异第71-79页
   ·材料和方法第71-72页
     ·试验材料和实验处理第71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1-72页
     ·数据处理第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杨属五大派树种的δ(13)~C 的差异第72-74页
     ·杨树五大派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第74-75页
     ·杨树瞬时光合参数与δ(13)~C 相关分析第75-76页
     ·综合评价分析第76-77页
   ·讨论第77-79页
第六章 杨属五大派树种材性的遗传变异第79-85页
   ·材料和方法第79-80页
     ·试验材料和实验处理第79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9-80页
     ·数据处理第80页
   ·结果与分析第80-84页
     ·杨属五大派树种木材物理性状变异第80-82页
     ·杨树材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第82-84页
   ·讨论第84-8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9页
   ·结论第85-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8页
附录第98-104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相思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
下一篇:毛竹紫黄质脱环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