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财政支出论文

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第11-14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14-15页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第20-30页
    第一节 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一、转移支付的定义第20页
        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形式第20-21页
        三、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第21-22页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和发展价值第22-25页
        一、义务教育供给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二、义务教育均等化含义第23-24页
        三、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发展价值第24-25页
    第三节 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机制第25-30页
        一、政府是实现资源配置均等化的主要提供者第25-26页
        二、转移支付是义务教育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机制第26-27页
        三、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机理第27-30页
第三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以及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第30-40页
    第一节 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第30-35页
        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第30-32页
        二、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制度不合理第32-33页
        三、义务教育努力程度的差异第33-35页
    第二节 转移支付的规模及结构的相关分析第35-40页
        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第35-36页
        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结构第36-37页
        三、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成效第37页
        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第四章 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均等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0-54页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估指标设计第40-41页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第40页
        二、评估指标选择第40-41页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测度第41-47页
        一、选取评价指标第41-42页
        二、搜集数据第42-44页
        三、合成义务教育均等化指数-熵值法第44-47页
        四、计算变异系数第47页
    第三节 转移支付对省际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第47-54页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第47-48页
        二、模型建立及回归第48-49页
        三、回归结果分析第49-50页
        四、分项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分析第50-54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4-5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4-55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5-59页
        一、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第55-56页
        二、完善转移支付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56-58页
        三、建立健全转移支付法律,发挥转移支付的效用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
下一篇: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