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国内背景 | 第8-9页 |
2、省内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现实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国外开展PPP项目的经验研究 | 第11页 |
2、国内开展PPP项目的经验研究 | 第11-12页 |
3、国内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 第12页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五) 研究不足 | 第14-15页 |
一、PPP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 PPP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7页 |
1、PPP模式的概念 | 第15-16页 |
2、PPP模式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1、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页 |
2、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3、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4、政府管制理论 | 第18页 |
5、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二、国外开展PPP模式的经验和借鉴 | 第20-26页 |
(一) PPP英国实践和经验 | 第20-22页 |
1、英国开展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2、英国PPP模式的特点 | 第20-21页 |
3、英国推广运用PPP模式的主要做法 | 第21-22页 |
(二) PPP加拿大实践与经验 | 第22-24页 |
1、加拿大开展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2、加拿大PPP模式的主要做法 | 第23-24页 |
(三) 经验启示 | 第24-26页 |
1、组织保障 | 第24页 |
2、创新金融工具 | 第24-25页 |
3、全方位技术支持 | 第25页 |
4、加强前期论证 | 第25页 |
5、发挥监管职能 | 第25-26页 |
三、云南PPP模式运用的背景及动因 | 第26-34页 |
(一) 云南省情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26页 |
(二) 云南省公共项目投融资模式现状 | 第26-28页 |
1、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2、主要投融资方式 | 第27页 |
3、投融资模式特点 | 第27-28页 |
(三) 云南公共项目PPP模式运作动因 | 第28-34页 |
1、PPP与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区别 | 第28-29页 |
2、应用PPP模式优势(外因) | 第29-31页 |
3. 从财政角度看云南省公共投资的主要困难(内因) | 第31-34页 |
四、云南省PPP模式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 | 第34-48页 |
(一) 云南省PPP模式运用现状 | 第34-35页 |
1、PPP项目的复杂性 | 第34-35页 |
2、PPP项目的灵活性 | 第35页 |
(二) 云南省推进PPP模式的进展情况 | 第35-44页 |
1、制定政策 | 第35-36页 |
2、建立项目库 | 第36-37页 |
3、设立云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金 | 第37页 |
4、推进PPP示范项目 | 第37-44页 |
(三) 云南PPP模式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5页 |
1、地方政府心理准备不足 | 第44页 |
2、社会资本方寻求难度大 | 第44页 |
3、工作协调机制缺失 | 第44-45页 |
4、专业咨询机构和人才严重不足 | 第45页 |
5、融资渠道单一 | 第45页 |
(四) 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1、法律体制不完善 | 第45-46页 |
2、PPP概念泛化带来逻辑混乱 | 第46页 |
3、社会资本方参与渠道不畅 | 第46-47页 |
4、地方政府信用明显不足 | 第47-48页 |
五、云南运用PPP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 第48-55页 |
(一)把握五大原则 | 第48页 |
(二) 符合五个边界 | 第48-49页 |
(三) 运用PPP模式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1、完善PPP政策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2、设立专门PPP协调机构 | 第50-51页 |
3、建立PPP项目识别信息平台 | 第51页 |
4、建立咨询服务机构库 | 第51-52页 |
5、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 | 第52-53页 |
6、实施政府的有效监督 | 第53-55页 |
结语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