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发展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一)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思路与方法第12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一、生命教育相关理论及意义第13-20页
    (一) 生命教育的内涵第13-17页
        1. 生命第13页
        2. 生命教育第13-15页
        3. 中小学生命教育第15-17页
    (二) 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第17页
        1. 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第17页
        2. 生命教育的原则第17页
        3. 生命教育的目标任务第17页
    (三) 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第17-20页
        1. 开展生命教育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8页
        2. 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生命品质和科学维护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第18页
        3. 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第18-19页
        4. 开展生命教育是优化家庭教育的需要第19-20页
二、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现状第20-35页
    (一) 国外生命教育开展现状第20-22页
        1. 代表国家生命教育现状第20-21页
        2. 欧美发达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两大类别第21-22页
    (二) 国内生命教育开展现状第22-24页
        1. 港澳台地区第22-23页
        2. 大陆地区第23-24页
    (三)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命教育概况第24-35页
        1. 石家庄市生命教育特色校介绍第25-29页
        2. 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推进计划的阶段第29-30页
        3. 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第30-31页
        4. 《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14-2018年)》介绍第31-33页
        5. 推进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的保障措施第33-35页
三、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5-40页
    (一) 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取得的成绩第35-37页
        1. 出台了专门的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条例第35页
        2. 开设了系统化的生命教育课程,衔接了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第35页
        3. 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学校工作,网络媒体积极宣传教育理念第35-36页
        4. 特色校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学校科研气氛浓厚第36页
        5. 受教育者生命意识增强,生命品质逐步提升第36-37页
    (二) 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1. 一线教师难以适应新的生命教育形式第37页
        2. 生命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第37-38页
        3. 实践操作层面将生命教育内涵狭隘化第38页
    (三) 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8-40页
        1. 生命教育工作起步晚,发展慢第39页
        2. 全社会没有形成关爱生命、重视生命教育的浓厚氛围第39页
        3. 全社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生命教育运行机制第39-40页
四、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推进路径第40-48页
    (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夯实生命教育基础第40-41页
        1. 加大心理健康功能室建设第40页
        2. 完善心理健康帮扶机制第40-41页
    (二) 利用常规教学形式、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第41-43页
        1. 将生命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第41页
        2. 开发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第41-42页
        3. 将生命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第42-43页
    (三) 创新生命教育方式、提高生命教育实效第43-45页
        1. 试点先行示范集中连片发展第43页
        2. 创新教法启慧生命第43-45页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第45页
        1. 以生命科研课题为先导第45页
        2. 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45页
    (五) 重视开发教育资源、营造生命教育氛围第45-47页
        1. 社会实践承载生命活动第45-46页
        2. 开发生命教育教学资源第46-47页
        3. 打造学校生命文化第47页
    (六) 注重学校家庭联动、形成生命教育合力第47-48页
        1. 实施“家校共育工程”第47页
        2. 广泛宣传家庭教育重要性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视野下“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