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屏蔽门制式地铁站轨行区通风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 1.2.1 理论研究 | 第11页 |
| 1.2.2 实验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2-13页 |
| 1.2.4 活塞风研究 | 第13-14页 |
| 1.2.5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流场控制方程和活塞风计算理论基础 | 第16-34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第16-22页 |
| 2.2.1 基本方程及简化 | 第16-18页 |
| 2.2.2 湍流模型 | 第18-20页 |
| 2.2.3 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第20-21页 |
| 2.2.4 网格的生成 | 第21-22页 |
| 2.3 活塞风计算公式推导 | 第22-33页 |
| 2.3.1 公式推导 | 第22-28页 |
| 2.3.2 公式验证 | 第28-32页 |
| 2.3.3 方程修正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负荷计算及隧道土壤传热模拟 | 第34-52页 |
| 3.1 工程概况 | 第34-37页 |
| 3.1.1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 第35页 |
| 3.1.2 车站轨行区排热通风兼排烟系统 | 第35页 |
| 3.1.3 车站公共区通风及排烟系统 | 第35-37页 |
| 3.1.4 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 | 第37页 |
| 3.2 现行主要设计参数及标准 | 第37-41页 |
| 3.2.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第37页 |
| 3.2.2 室内设计标准 | 第37-38页 |
| 3.2.3 行车条件 | 第38-40页 |
| 3.2.4 列车参数 | 第40页 |
| 3.2.5 隧道参数 | 第40-41页 |
| 3.3 轨行区负荷计算 | 第41-45页 |
| 3.3.1 列车散热量 | 第41-43页 |
| 3.3.2 活塞风带入(出)热量 | 第43-44页 |
| 3.3.3 围护结构传热 | 第44-45页 |
| 3.4 隧道土壤传热模拟 | 第45-51页 |
| 3.4.1 列车散热量 | 第46页 |
| 3.4.2 活塞风带入(出)热量 | 第46页 |
| 3.4.3 土壤传热模拟 | 第46-48页 |
| 3.4.4 土壤传热规律分析 | 第48-5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列车进出站过程轨行区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52-66页 |
| 4.1 概述 | 第52页 |
| 4.2 条件假设 | 第52-53页 |
| 4.3 确定边界条件 | 第53-55页 |
| 4.3.1 墙体边界 | 第53页 |
| 4.3.2 热源边界 | 第53-54页 |
| 4.3.3 入口速度 | 第54-55页 |
| 4.4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 | 第55-56页 |
| 4.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56页 |
|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 4.6.1 普通工况 | 第57-62页 |
| 4.6.2 特殊日工况 | 第62-63页 |
| 4.6.3 极端工况 | 第63-65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