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系统调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及调制技术研究 | 第14-30页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 | 第14-18页 |
2.1.1 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 第14-16页 |
2.1.2 可见光通信主要优势 | 第16-17页 |
2.1.3 可见光通信的应用 | 第17-18页 |
2.2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 第18-23页 |
2.2.1 调制技术 | 第19页 |
2.2.2 MIMO技术 | 第19-21页 |
2.2.3 照明布局的优化设计 | 第21-22页 |
2.2.4 室内定位 | 第22页 |
2.2.5 上行通信 | 第22-23页 |
2.3 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 | 第23-29页 |
2.3.1 LED调制特性 | 第23页 |
2.3.2 可见光通信主要调制技术 | 第23-28页 |
2.3.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可见光通信中速率提升的调制机制研究 | 第30-43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3.2 问题描述 | 第31-32页 |
3.3 N-VPPM机制 | 第32-37页 |
3.3.1 最优化时隙划分问题模型 | 第33-35页 |
3.3.2 最优化时隙划分问题求解 | 第35-37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3.4.1 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4.2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可见光通信中调光精度提升的调制机制研究 | 第43-59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3-44页 |
4.2 问题描述 | 第44-47页 |
4.3 MIMO-MPPM机制 | 第47-53页 |
4.3.1 机制原理 | 第47-51页 |
4.3.2 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第53-54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0-61页 |
缩略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