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房柱采空区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采场顶板断裂垮落灾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关键技术问题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地质及采矿条件 | 第17-24页 |
2.1 矿区概况 | 第17-18页 |
2.2 地层及煤层 | 第18-20页 |
2.2.1 地层 | 第18-19页 |
2.2.2 煤层 | 第19-20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0页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0页 |
2.5 3301 工作面地质及采矿条件 | 第20-24页 |
2.5.1 地质条件 | 第20-23页 |
2.5.2 采矿条件 | 第23-24页 |
3 房柱式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第24-49页 |
3.1 房柱式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3.1.1 地质因素 | 第24页 |
3.1.2 开采因素 | 第24-25页 |
3.1.3 外部因素 | 第25-26页 |
3.1.4 时间因素 | 第26页 |
3.2 “煤柱群-顶板”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26-30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30-47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3.3.2 模拟方案 | 第31-36页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顶板断裂特征 | 第49-55页 |
4.1 3301 工作面关键层判别 | 第49-51页 |
4.2 下煤层开采顶板断裂力学分析 | 第51-54页 |
4.2.1 顶板失稳条件 | 第51-54页 |
4.2.2 顶板断裂机理 | 第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上层采空区煤柱爆破后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研究 | 第55-78页 |
5.1 覆岩运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55-73页 |
5.1.1 离散元法原理及程序简介 | 第55-56页 |
5.1.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5.1.3 模拟计算方案及计算步骤 | 第56-57页 |
5.1.4 测线布置 | 第57页 |
5.1.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73页 |
5.2 韩家湾煤矿3301综采面矿压规律实测分析 | 第73-77页 |
5.2.1 矿压观测方案 | 第73-74页 |
5.2.2 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第74-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