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建模的无人机倾斜摄影飞行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倾斜摄影测量 | 第14-21页 |
2.1 倾斜摄影技术 | 第14-16页 |
2.1.1 倾斜摄影的原理 | 第14页 |
2.1.2 倾斜摄影测量的特点 | 第14-15页 |
2.1.3 倾斜摄影的处理及应用 | 第15-16页 |
2.2 倾斜摄影系统的介绍 | 第16-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影响倾斜摄影质量的参数 | 第21-53页 |
3.1 传统摄影测量的参数及关系 | 第21-24页 |
3.1.1 常规摄影测量的参数 | 第21-22页 |
3.1.2 各参数间解析关系 | 第22-24页 |
3.2 倾斜摄影测量的参数及关系 | 第24-47页 |
3.2.1 地面分辨率的计算 | 第24-28页 |
3.2.2 地面覆盖范围 | 第28-33页 |
3.2.3 重叠度的计算 | 第33-43页 |
3.2.4 姿态角对重叠度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 遮挡因素 | 第47-49页 |
3.3.1 遮挡模型简化 | 第47-48页 |
3.3.2 模型公式的推导 | 第48-49页 |
3.4 景深及超焦点距离的分析 | 第49-52页 |
3.4.1 景深因素 | 第49-51页 |
3.4.2 超焦点距离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实验与分析 | 第53-75页 |
4.1 部分参数的分析及选取 | 第53-57页 |
4.2 试验阶段 | 第57-59页 |
4.2.1 试验区概况 | 第57页 |
4.2.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57-59页 |
4.3 试验成果与分析 | 第59-73页 |
4.3.1 视觉纹理比较 | 第59-62页 |
4.3.2 数学精度评定 | 第62-72页 |
4.3.3 内业处理时间 | 第72页 |
4.3.4 姿态角的界定 | 第72-73页 |
4.4 试验结论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75-77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5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