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右玉县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地灾评估的概况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小结 | 第15-17页 |
2 右玉县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 第17-37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17-19页 |
2.2 气象和水文 | 第19-23页 |
2.2.1 气象 | 第19-20页 |
2.2.2 水文 | 第20-23页 |
2.3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 第23-28页 |
2.3.1 地层岩性 | 第23-26页 |
2.3.2 地质构造 | 第26-28页 |
2.4 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泄特征 | 第28-31页 |
2.5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第31-33页 |
2.6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 第33-34页 |
2.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第34-35页 |
2.8 小结 | 第35-37页 |
3 右玉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第37-53页 |
3.1 主要灾害种类及成因 | 第37-42页 |
3.1.1 斜坡、崩塌、滑坡 | 第37-38页 |
3.1.2 地面塌陷 | 第38-41页 |
3.1.3 泥石流 | 第41-42页 |
3.2 主要灾种分布及特征 | 第42页 |
3.3 小结 | 第42-53页 |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53-83页 |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 第53-57页 |
4.1.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基本概念与特征 | 第53-55页 |
4.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类型 | 第55页 |
4.1.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55-56页 |
4.1.4 地质灾害风险概率估算 | 第56-57页 |
4.2 地质灾害预测 | 第57-59页 |
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 第59-63页 |
4.3.1 地质灾害预测模型的建立、检验 | 第59-61页 |
4.3.2 地质灾害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 第61-63页 |
4.4 趋势面分析法 | 第63-69页 |
4.4.1 趋势面模型的建立 | 第63-64页 |
4.4.2 趋势面的适度检验 | 第64页 |
4.4.3 趋势面拟合度显著性检验 | 第64-65页 |
4.4.4 趋势面拟合度的逐次检验 | 第65页 |
4.4.5 趋势面分析法在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 第65-69页 |
4.5 右玉县典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 第69-82页 |
4.5.1 不稳定斜坡的评估 | 第69-73页 |
4.5.2 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 | 第73-82页 |
4.6 小结 | 第82-83页 |
5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 第83-91页 |
5.1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划分方法 | 第83-85页 |
5.1.1 分区原则 | 第83页 |
5.1.2 地质灾害评估单元的确定 | 第83-84页 |
5.1.3 确定最小的评估单元发育情况 | 第84-85页 |
5.1.4 地灾易发程度的定性分区标准 | 第85页 |
5.2 右玉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确定 | 第85页 |
5.3 右玉县分区结果和评估 | 第85-90页 |
5.4 小结 | 第90-91页 |
6 右玉县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实现 | 第91-101页 |
6.1 地灾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 第92-93页 |
6.1.1 地质灾害信息分析 | 第92页 |
6.1.2 地质灾害管理系统分析 | 第92页 |
6.1.3 地质灾害环境背景分析 | 第92页 |
6.1.4 地质灾害辅助分析 | 第92-93页 |
6.2 地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93-99页 |
6.2.1 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93页 |
6.2.2 数据库设计与说明 | 第93页 |
6.2.3 环境背景信息管理 | 第93-94页 |
6.2.4 辅助分析模型 | 第94-95页 |
6.2.5 系统功能 | 第95页 |
6.2.6 浏览子模块 | 第95-98页 |
6.2.7 维护子模块 | 第98-99页 |
6.3 系统实现与展望 | 第99页 |
6.4 小结 | 第99-10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7.1 结论 | 第101页 |
7.2 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7.3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作者简介 | 第11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