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20-21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20页 |
1.5.2 研究难点 | 第20-21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1.2 人地协调理论 | 第22-23页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2.1.4 系统工程理论 | 第24页 |
2.2 相关概念和内涵 | 第24-27页 |
2.2.1 土地 | 第24-25页 |
2.2.2 土地利用 | 第25-26页 |
2.2.3 生态环境 | 第26页 |
2.2.4 耦合与耦合度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7-28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3.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 第28-29页 |
3.2.1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28页 |
3.2.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特点 | 第28-29页 |
3.3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现状与特点 | 第29-31页 |
3.3.1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现状 | 第29页 |
3.3.2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特点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 第31-49页 |
4.1 耦合关系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4页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页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4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3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分析 | 第34-46页 |
4.3.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关联度分析 | 第34-39页 |
4.3.2 基于耦合模型评价法的水平指数分析 | 第39-42页 |
4.3.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 第42-43页 |
4.3.4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度等级确定 | 第43-44页 |
4.3.5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的确定 | 第44-46页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5.1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问题 | 第49-50页 |
5.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讨论 | 第53-55页 |
6.2.1 论文中的不足 | 第53页 |
6.2.2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