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8-9页 |
1.3.1 研究难点 | 第8-9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9页 |
1.4 本文应用的主要研究理论 | 第9页 |
1.4.1 品牌形象理论 | 第9页 |
1.4.2 定位理论 | 第9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2章 我国“核心概念”对外传播的战略价值 | 第11-16页 |
2.1 应对“中国威胁论”、塑造“和平崛起”国家形象 | 第11页 |
2.2 打破“文化霸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第11-13页 |
2.3 提升国家软实力需推动核心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 | 第13-14页 |
2.4 赢得“价值外交”构建良好国际形象 | 第14-1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国内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16-26页 |
3.1 国内学者不同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核心概念 | 第16-21页 |
3.1.1 传播学的研究角度 | 第16-17页 |
3.1.2 哲学的研究角度 | 第17-18页 |
3.1.3 营销学的研究角度 | 第18-19页 |
3.1.4 政治学的研究角度 | 第19-21页 |
3.2 西方学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 第21-25页 |
3.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认知 | 第21-22页 |
3.2.2 西方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 第22-23页 |
3.2.3 西方对中国的正面评价 | 第23-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核心概念对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4.1 国际政治环境因素 | 第26-27页 |
4.2 制度因素 | 第27-28页 |
4.3 文化因素 | 第28-30页 |
第5章 从定位理论看国家形象核心概念 | 第30-35页 |
5.1 从定位理论看国家形象定位 | 第30-31页 |
5.2 从品牌形象论看国家形象定位 | 第31-32页 |
5.3 国家形象“核心概念”定位源泉及表述 | 第32-3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6章 “和”在对外传播中的运用 | 第35-40页 |
6.1 政治形象传播树立“求同存异” | 第35-36页 |
6.2 经济形象传播追求“共赢” | 第36-37页 |
6.3 文化形象传播传递“中国美” | 第37页 |
6.4 社会形象传播塑造“和谐中国 | 第37-39页 |
6.4.1 从民族角度看 | 第37-38页 |
6.4.2 从民权角度看 | 第38页 |
6.4.3 从民生角度看 | 第38-3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