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6061铝合金多向锻造过程和微观组织演变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铝合金概述第11页
    1.2 6061铝合金的性能与发展现状第11-13页
    1.3 多向锻造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第13-16页
    1.4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第20-28页
    2.1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2.2 试验材料以及方法的确定第21-25页
        2.2.1 试验材料第21页
        2.2.2 试验方法第21-25页
    2.3 试验中金属塑性成形基本原理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6061铝合金多向锻造数值仿真和工艺确定第28-59页
    3.1 流变应力曲线的分析研究第28-29页
    3.2 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第29-35页
        3.2.1 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第29-33页
        3.2.2 Mirzadeh本构模型第33-34页
        3.2.3 两种模型有效性评估第34-35页
    3.3 微观组织动态再结晶模型第35-39页
        3.3.1 临界应变模型第35-38页
        3.3.2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体积百分数模型第38-39页
    3.4 多向锻造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与工艺确定第39-57页
        3.4.1 DEFORM-3D数值仿真软件基本简介第40-41页
        3.4.2 DEFORM-3D二次开发第41-42页
        3.4.3 几何装配和材料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3.4.4 多向锻造仿真结果分析第45-53页
            3.4.4.1 锻造过程中等效应变的分布第45-47页
            3.4.4.2 锻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第47-49页
            3.4.4.3 锻造过程中的晶粒尺寸和再结晶体积分数分布第49-53页
        3.4.5 仿真结果对比和多向锻造工艺确定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动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模型组织演变预测和试验验证第59-76页
    4.1 元胞自动机概述第59-61页
        4.1.1 元胞自动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第59-60页
        4.1.2 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原理第60-61页
    4.2 6061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第61-66页
        4.2.1 位错密度演化模型第61-63页
        4.2.2 动态再结晶形核与晶粒长大模型第63-65页
        4.2.3 元胞自动机模型参数的确定第65-66页
    4.3 元胞自动机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4.4 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第71-74页
        4.4.1 多向锻造和金相试验第71-73页
        4.4.2 常温拉伸试验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5.1 结论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边境地区双向开放的空间效应研究
下一篇: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