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烟标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烟标打包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外捆扎机械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捆扎机械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烟标捆扎机械设计理论支撑及方案设计 | 第19-37页 |
2.1 功能分析 | 第19-23页 |
2.1.1 功能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功能分类 | 第20-21页 |
2.1.3 如何使用功能分析归纳 | 第21-22页 |
2.1.4 用能分析的使用方法 | 第22-23页 |
2.2 约束理论 | 第23-26页 |
2.2.1 约束理论在实地生产的应用 | 第24页 |
2.2.2 当前系统树和冲突解决表 | 第24-26页 |
2.3 基于系统功能理论烟标捆扎功能研究及方案设计 | 第26-31页 |
2.3.1 基于系统功能论烟标捆扎总体方案研究 | 第26-27页 |
2.3.2 以塑料带为捆扎材料的烟标捆扎方案1 | 第27-30页 |
2.3.3 以牛皮纸带为捆扎材料的烟标捆扎方案2 | 第30-31页 |
2.4 基于模糊评价的方案优选 | 第31-35页 |
2.4.1 确定评价要素 | 第31-32页 |
2.4.2 确定评语集 | 第32页 |
2.4.3 各因素的权重与模糊综合判断矩阵的确定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于SolidWorks烟标捆扎机械单元设计 | 第37-63页 |
3.1 烟标捆扎工艺分析 | 第37-40页 |
3.1.1 手工烟标捆扎工艺 | 第37-38页 |
3.1.2 烟标捆扎目标设定 | 第38-39页 |
3.1.3 包扎材料的选择 | 第39-40页 |
3.1.4 烟标捆扎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40页 |
3.2 烟标捆扎系统的设计 | 第40-49页 |
3.2.1 基于约束冲突理论对产烟标捆扎机构的改进 | 第45页 |
3.2.2 进纸补偿机构设计 | 第45-47页 |
3.2.3 闯纸机构优化设计 | 第47-49页 |
3.3 上带系统/模块的设计 | 第49-55页 |
3.4 施胶单元的设计 | 第55-59页 |
3.5 系统机构之间相对位置关系 | 第59-60页 |
3.6 硬包烟标捆扎机的设计 | 第60-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63-71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63-65页 |
4.1.1 可控制编程器的特点和优点 | 第63-64页 |
4.1.2 伺服系统 | 第64-65页 |
4.2 烟标捆扎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65-66页 |
4.2.1 烟标捆扎机的外围控制环境 | 第65页 |
4.2.2 烟标捆扎机控制器的选择 | 第65页 |
4.2.3 烟标捆扎机的伺服系统组成 | 第65-66页 |
4.3 烟标捆扎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66-69页 |
4.3.1 编程软件基本模块介绍 | 第66-68页 |
4.3.2 PLC控制流程设计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烟标捆扎机械控制部分研究与仿真 | 第71-83页 |
5.1 控制程序的编写 | 第71-72页 |
5.2 自动捆扎系统的实现 | 第72-81页 |
5.2.1 主要程序模块 | 第72-78页 |
5.2.2 PLC程序的调试仿真 | 第78-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总结 | 第83页 |
6.2 本文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