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生态课堂与初中思品课中的法治教育 | 第18-30页 |
第一节 生态课堂理论的诠释 | 第18-22页 |
一、生态课堂的本质 | 第18-20页 |
二、生态课堂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法治教育的定位 | 第22-27页 |
一、法治教育与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法治教育 | 第22-24页 |
二、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法治教育的目标 | 第24-27页 |
第三节 生态课堂对初中思品课法治教育的价值 | 第27-30页 |
一、解决实践中的困惑,改进法治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 | 第27-28页 |
二、深化课程改革实践,促进法治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 第28-29页 |
三、彰显师生生命价值,构建和谐的法治教育教学关系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初中思品课法治教育教学现状的生态化解读 | 第30-44页 |
第一节 法治教育教学师生主体间的失衡——忽视限制因子定律 | 第30-34页 |
第二节 法治教育教材内容“等于”教学内容——忽视耐度定律 | 第34-37页 |
第三节 法治教育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视多样性原理 | 第37-40页 |
第四节 法治教育多元参与环境还未形成——受限于“花盆效应” | 第40-44页 |
第三章 “生态化”法治教育教学系统的构建策略 | 第44-54页 |
第一节 转化法治教育的生态教学理念 | 第44-46页 |
一、转化的方向:把培育法治素养作为生态教学的根本追求 | 第44-45页 |
二、转化的着力点:借助生态课堂理论审视师生的课堂误区 | 第45页 |
三、转化的突破口:在实践的反复探索中深化生态教学理念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优化法治教育的“生态”教学内容 | 第46-49页 |
一、延伸和拓展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 第46-47页 |
二、从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 第47-48页 |
三、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创新法治教育的“生态”教学评价 | 第49-51页 |
一、尊重生命,从单一主体评价转化为多元主体评价 | 第49-50页 |
二、立足整体,从一维知识评价转化为多维内容评价 | 第50页 |
三、追求发展,从纸笔测试评价转化为多种方式评价 | 第50-51页 |
第四节 构建法治教育的“生态”教学环境 | 第51-54页 |
一、构建开放的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给学生以自由参与 | 第51-52页 |
二、营造依法办事的家庭环境,给学生以自觉行为养成 | 第52-53页 |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舆论环境,给学生以安全保障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