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2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部分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部分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1.4.2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食品标签法律监管基本范畴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食品标签法律制度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3页 |
2.1.1 食品标签与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广告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2.1.2 食品标签法律监管制度与体系、机制概念的厘清 | 第19-23页 |
2.2 食品标签法律监管的经济法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食品标签与消费者知情权、安全权基本法理分析 | 第23-24页 |
2.2.2 食品标签与社会本位基本法理分析 | 第24-25页 |
2.2.3 食品标签与维护公平基本法理分析 | 第25页 |
2.3 食品标签法律监管中“法律监管”的阐释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食品标签立法方面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28-38页 |
3.1 我国食品标签立法建设方面的滞后 | 第28-31页 |
3.1.1 食品标签立法框架规划不周 | 第28页 |
3.1.2 食品标签程序制度立法不足 | 第28-29页 |
3.1.3 食品标签保护制度亟待立法 | 第29-30页 |
3.1.4 消费者的食品标签权益缺失 | 第30-31页 |
3.2 国外食品标签的立法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31-35页 |
3.2.1 欧盟地区食品标签的立法监管改革 | 第31-32页 |
3.2.2 美国食品立法机构有关食品标签的立法实施 | 第32-34页 |
3.2.3 日本关于食品标签的立法改进 | 第34-35页 |
3.3 深化我国食品标签立法监管的建议 | 第35-38页 |
3.3.1 及时完善食品标签的立法框架 | 第35页 |
3.3.2 完善食品标签立法修改废程序 | 第35-36页 |
3.3.3 加快食品标签保护的立法工作 | 第36-37页 |
3.3.4 完善公众对食品标签诉求保障 | 第37-38页 |
第4章 我国食品标签行政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38-47页 |
4.1 食品标签行政监管领域的固有弊病 | 第38-39页 |
4.1.1 食品标签行政监管过度与不足并存 | 第38页 |
4.1.2 食品标签市场主体参与缺乏 | 第38-39页 |
4.1.3 食品标签监管信息披露不足 | 第39页 |
4.2 国外食品标签的行政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39-43页 |
4.2.1 欧盟地区食品标签的行政监管体系 | 第39-40页 |
4.2.2 美国有关食品标签的行政监管制度 | 第40-41页 |
4.2.3 日本关于食品标签的行政监管机制 | 第41-43页 |
4.3 改善我国食品标签行政监管的建议 | 第43-47页 |
4.3.1 食品标签行政监管的适度 | 第43-44页 |
4.3.2 强化食品标签监管的社会参与 | 第44-45页 |
4.3.3 明确食品标签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7页 |
第5章 我国食品标签司法运行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47-56页 |
5.1 我国食品标签司法领域诸多裁判标准的不明晰 | 第47-50页 |
5.1.1 食品标签司法程序运行困难 | 第47-48页 |
5.1.2 食品标签法律责任适用混乱 | 第48-50页 |
5.2 国外食品标签的司法运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50-53页 |
5.2.1 欧盟地区食品标签的司法问题独特应对 | 第50-51页 |
5.2.2 美国食品标签的司法案件的创新处理 | 第51-52页 |
5.2.3 日本有关食品标签的司法案件办理经验 | 第52-53页 |
5.3 优化我国食品标签司法运行的建议 | 第53-56页 |
5.3.1 放宽食品标签司法介入的范围 | 第53-54页 |
5.3.2 合理适用食品标签惩罚性制度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