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精准扶贫的吉安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导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2.1.1 精准扶贫第14页
        2.1.2 农村社会工作第14-15页
    2.2 主要理论视角第15-16页
        2.2.1 社会结构分层理论第15页
        2.2.2 社会发展理论第15-16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2.3.1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现状及原因第16-17页
        2.3.2 扶贫政策模式和精准扶贫研究第17-19页
        2.3.3 社会工作介入扶贫研究第19-20页
        2.3.4 研究述评第20-21页
3 吉安市精准扶贫主要做法第21-26页
    3.1 吉安市扶贫概况第21页
    3.2 创新机制,立足精准第21-24页
        3.2.1 精准识别,核定对象第21-22页
        3.2.2 各方协调,责任帮扶第22-23页
        3.2.3 精准施策,分类帮扶第23-24页
    3.3 化解致贫原因,阻断返贫渠道第24-26页
4 吉安市精准扶贫的主要特点第26-31页
    4.1 着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第26-28页
        4.1.1 创新贫困户参与市场经济模式第26-27页
        4.1.2 创新市场金融扶贫模式第27页
        4.1.3 创新市场销售“互联网+”模式第27-28页
    4.2 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第28页
    4.3 建立工业园区保障贫困户生活就业第28-30页
    4.4 注重解决贫困户“能力发展”问题第30-31页
5 吉安市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5.1 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第31-32页
        5.1.1 少数基层干部扶贫工作不够到位第31页
        5.1.2 基层扶贫干部队伍人手短缺第31-32页
    5.2 工作针对性与实际情况结合的还不够紧密第32-33页
        5.2.1 贫困乡村债务负担严重,扶贫政策不符合实际需求第32页
        5.2.2 扶贫开发中产业、技术与现实脱节第32-33页
    5.3 扶贫工作各有关部门办事效率有待提升第33页
        5.3.1 扶贫工作涉及部门多却力量分散第33页
        5.3.2 各分管部门之间衔接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支撑第33页
    5.4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第33-35页
        5.4.1 脱贫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监测和评估第34页
        5.4.2 缺少对基层扶贫干部及贫困户心理评估和辅导第34-35页
6 对策建议第35-39页
    6.1 狠抓落实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第35页
        6.1.1 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队伍能力建设第35页
        6.1.2 加大扶贫一线干部后勤保障力度,激发基层干部战斗力第35页
    6.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第35-36页
        6.2.1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打造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链第35-36页
        6.2.2 遵循自然规律,切忌盲目冒进、数字脱贫第36页
    6.3 整合资源力量,依靠信息技术第36-37页
        6.3.1 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加速推进扶贫工程配套建设第36-37页
        6.3.2 开发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第37页
    6.4 注重融合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第37-39页
        6.4.1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对脱贫攻坚进行全方位把控第37-38页
        6.4.2 大力扶持专业社工机构发展第38-39页
7 结论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一第46-47页
附录二第47-48页
致谢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漫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城市失独家庭养老服务需求及对策研究--基于南昌市D区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