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高熵合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1.2.1 高熵合金的影响因素 | 第10页 |
1.2.2 高熵合金晶体结构 | 第10-11页 |
1.2.3 部分元素对高熵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4 高熵合金腐蚀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5 合金常见腐蚀类型 | 第15页 |
1.2.6 点蚀理论 | 第15-16页 |
1.2.7 电化学理论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方案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18-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仪器和溶液配制 | 第18-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3.1 热处理 | 第19-20页 |
2.3.2 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均匀腐蚀全浸试验 | 第21-22页 |
2.3.4 动点位极化曲线测量 | 第22页 |
2.3.5 硬度测量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CrFeCoNiTi_x微结构表征 | 第24-39页 |
3.1 XRD 分析 | 第24-32页 |
3.1.1 各向异性 | 第24-25页 |
3.1.2 结构类型 | 第25-29页 |
3.1.3 物相分析 | 第29-32页 |
3.2 表面形貌 | 第32-34页 |
3.2.1 CrFeCoNiTi_x的表面形貌 | 第32-33页 |
3.2.2 CrFeCoNiTi_(1.5)电化学腐蚀后的表面形貌 | 第33-34页 |
3.3 微区域分析 | 第34-36页 |
3.3.1 CrFeCoNiTi_x微区域分析 | 第34-35页 |
3.3.2 CrFeCoNiTi_(1.5)微区域分析 | 第35-36页 |
3.4 硬度分析 | 第36-37页 |
3.4.1 CrFeCoNiTi_x硬度 | 第36页 |
3.4.2 CrFeCoNiTi_(1.5)硬度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腐蚀性能 | 第39-44页 |
4.1 耐海水腐蚀 | 第39-40页 |
4.2 耐酸性试剂腐蚀 | 第40-41页 |
4.2.1 耐稀硫酸腐蚀 | 第40页 |
4.2.2 耐王水腐蚀 | 第40-41页 |
4.3 CrFeCoNiTi_x极化曲线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