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的具体成果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概述 | 第16-21页 |
2.1 公务员财产申报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1 公务员财产申报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财产申报制度的要素 | 第16-17页 |
2.1.3 公务员财产申报的特征 | 第17页 |
2.2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2.3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2.3.1 权力控制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利益冲突理论 | 第19-20页 |
2.3.3 财产申报与公务员职业伦理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 | 第21-26页 |
3.1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2页 |
3.1.1 申报主体不完整和申报范围不全面 | 第21页 |
3.1.2 受理机构不适格和申报程序不规范 | 第21-22页 |
3.1.3 审核和惩处明显过轻 | 第22页 |
3.1.4 财产申报情况不公开 | 第22页 |
3.2 财产申报制度的地方实践 | 第22-23页 |
3.2.1 阿勒泰地区试点模式 | 第22-23页 |
3.2.2 其他地区的试点情况 | 第23页 |
3.3 地方实践的特点和意义 | 第23-24页 |
3.3.1 地方实践的特点 | 第24页 |
3.3.2 地方实践的意义 | 第24页 |
3.4 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第4章 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启示 | 第26-32页 |
4.1 美国财产申报制度的起源 | 第26页 |
4.2 美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特色 | 第26-29页 |
4.2.1 申报人员范围广泛 | 第27页 |
4.2.2 申报财产的内容全面而具体 | 第27-28页 |
4.2.3 财产申报管理机构相对独立 | 第28-29页 |
4.2.4 公开申报与秘密申报 | 第29页 |
4.2.5 申报财产的监督机制十分健全 | 第29页 |
4.3 美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4.3.1 财产申报制度法制化是制度实施的必由之路 | 第30页 |
4.3.2 财产申报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 第30-31页 |
4.3.3 财产申报需要一个相互制约的权责体系 | 第31-32页 |
第5章 对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思考 | 第32-38页 |
5.1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艰巨性 | 第32-34页 |
5.1.1 公务员队伍自身的阻挠 | 第32页 |
5.1.2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 第32-33页 |
5.1.3 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和滞后 | 第33页 |
5.1.4 潜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 | 第33-34页 |
5.2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5.2.1 我国地方实践的有益探索 | 第34页 |
5.2.2 我国对该制度予以立法的条件正逐步成熟 | 第34-35页 |
5.2.3 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第35页 |
5.3 推进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建议 | 第35-38页 |
5.3.1 明确立法目的与原则 | 第35页 |
5.3.2 立法路径的选择 | 第35-36页 |
5.3.3 完善制度内容 | 第36页 |
5.3.4 健全配套措施 | 第36-3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8-39页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第3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