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3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2.1.1 虚拟团队的定义和类型 | 第18-19页 |
2.1.2 虚拟团队和传统实体团队之间的差别 | 第19页 |
2.1.3 虚拟团队绩效的含义 | 第19-21页 |
2.1.4 虚拟研发团队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5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的特征 | 第22-23页 |
2.2 绩效考核的步骤和方法 | 第23-29页 |
2.2.1 绩效考核的步骤 | 第23-24页 |
2.2.2 绩效考核方法概述 | 第24-29页 |
2.3 虚拟团队绩效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2.3.1 虚拟团队的关键成功因素 | 第29-30页 |
2.3.2 影响虚拟团队绩效的因素模型 | 第30-32页 |
第3章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55页 |
3.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2-33页 |
3.2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8页 |
3.2.1 软件研发流程 | 第33页 |
3.2.2 初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8页 |
3.3 德尔菲法在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 第38-44页 |
3.3.1 德尔菲法的相关统计指标 | 第38-41页 |
3.3.2 德尔菲法的工作步骤 | 第41-44页 |
3.4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4-52页 |
3.4.1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架 | 第44-47页 |
3.4.2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47-52页 |
3.5 软件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52-55页 |
第4章 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55-61页 |
4.1 虚拟软件研发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58页 |
4.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团队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 第58-61页 |
第5章 虚拟软件研发团队绩效考核应用研究 | 第61-71页 |
5.1 案例背景简介 | 第61-62页 |
5.1.1 ZL公司简介 | 第61页 |
5.1.2 项目介绍 | 第61-62页 |
5.2 虚拟软件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 | 第62-71页 |
5.2.1 考核者的选择和权重 | 第62页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64页 |
5.2.3 绩效评判小组的初步评判 | 第64-65页 |
5.2.4 虚拟软件研发团队绩效考核综合评判 | 第65-67页 |
5.2.5 绩效考核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67-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第一轮专家调查表 | 第78-81页 |
附录B 第二轮专家调查表 | 第81-83页 |
附录C 专家熟悉程度调查表 | 第83-85页 |
附录D 项目团队A的绩效考核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及计算结果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