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斗谱编排规则与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探讨
| 目录 | 第3-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中药斗谱编排规则探讨 | 第12-54页 |
| 第一章 中药斗谱概述 | 第12-16页 |
| 1 中药斗谱简介 | 第12页 |
| 2 中药斗谱的编排方法 | 第12-14页 |
| 3 中药斗谱编排的注意事项 | 第14页 |
| 4 中药斗谱的编排程序 | 第14-15页 |
| 5 中药斗谱合理编排的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北京地区中药斗谱调查研究 | 第16-48页 |
| 第一节 散装中药饮片斗谱 | 第16-46页 |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中药房 | 第16-20页 |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房 | 第20-24页 |
| 3 卫计委北京医院门诊中药房 | 第24-28页 |
| 4 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住院部中药房 | 第28-33页 |
| 5 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中药房 | 第33-37页 |
| 6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中药房 | 第37-40页 |
| 7 北京同仁堂(宣武)药店 | 第40-43页 |
| 8 讨论 | 第43-46页 |
| 第二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斗谱 | 第46-47页 |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第46页 |
| 2 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 | 第46页 |
| 3 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 第三节 中药配方颗粒斗谱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中药斗谱编排规则探讨 | 第48-52页 |
| 第一节 散装中药饮片的斗谱编排规则 | 第48-49页 |
| 1 整体斗谱编排规则 | 第48页 |
| 2 局部斗谱编排规则 | 第48-49页 |
| 3 斗面的书写规则 | 第49页 |
| 第二节 中药小包装中药饮片斗谱编排规则 | 第49-51页 |
| 第三节 中药配方颗粒斗谱编排规则 | 第51-52页 |
| 结语与讨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第二部分 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研究 | 第54-87页 |
| 第四章 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研究思路 | 第54-57页 |
| 第一节 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研究的文献简介 | 第54-55页 |
| 第二节 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研究的目的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北京与深圳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比较研究 | 第57-71页 |
| 第一节 两地调剂规程简介 | 第57-58页 |
| 第二节 两地调剂规程中处方应付的比较分析 | 第58-65页 |
| 1 京版调剂规程中处方应付的特点 | 第58-60页 |
| 2 深版调剂技术规范中处方应付的特点 | 第60-62页 |
| 3 京、深版中药方剂给付比较 | 第62-64页 |
| 4 京、深版处方应付的评价及思考 | 第64-65页 |
| 第三节 两地调剂规程中操作程序的比较分析 | 第65-71页 |
| 1 两地调剂规程中操作程序的比较 | 第65-69页 |
| 2 两地调剂操作程序分析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操作程序研究 | 第71-85页 |
| 第一节 散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 第71-80页 |
| 第二节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 第80-82页 |
| 第三节 配方颗粒调剂操作程序 | 第82-85页 |
| 结语与讨论 | 第85-8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