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时延测量与估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网络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网络链路时延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网络时延分析与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IP网络性能测量和估计关键技术分析 | 第15-25页 |
2.1 分布式网络质量监测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2 IP网络测量方案设计技术分析 | 第16-19页 |
2.2.1 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技术分析 | 第16-17页 |
2.2.2 数据包承载报文协议技术分析 | 第17-18页 |
2.2.3 多播测量和单播测量技术分析 | 第18-19页 |
2.3 IP网络性能估计技术分析 | 第19-24页 |
2.3.1 网络链路性能估计模型 | 第19-21页 |
2.3.2 基于连续分布模型的估计算法 | 第21-22页 |
2.3.3 基于离散分布模型的估计算法 | 第22-23页 |
2.3.4 两种分布模型估计算法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网络时延估计PLE算法改进 | 第25-35页 |
3.1 链路时延估计PLE算法 | 第25-28页 |
3.2 链路时延估计PLE算法的改进 | 第28-30页 |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对比 | 第30-34页 |
3.3.1 仿真工具的选择 | 第30-32页 |
3.3.2 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分布式网络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3页 |
4.1 系统平台及运行环境 | 第35页 |
4.2 系统总体框架和软件流程图 | 第35-37页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第37-42页 |
4.3.1 配置信息模块 | 第37-38页 |
4.3.2 时延数据采集模块 | 第38-40页 |
4.3.3 数据存储模块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往返时延的分析和建模 | 第43-53页 |
5.1 数据准备和方法工具介绍 | 第43页 |
5.1.1 方法工具 | 第43页 |
5.1.2 数据准备 | 第43页 |
5.2 往返时延的分析 | 第43-48页 |
5.2.1 网络往返时延抖动分析 | 第44-46页 |
5.2.2 网络往返时延的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5.3 往返时延的建模 | 第48-52页 |
5.3.1 威布尔模型族 | 第49页 |
5.3.2 建模过程 | 第49-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6.2 下阶段工作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