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第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3 调查研究、撰写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23页 |
2.1 民营企业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1 企业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 | 第13-14页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4页 |
2.2.2 技术创新的升级---技术进步 | 第14-16页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20页 |
2.2.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页 |
2.2.5 企业成长理论 | 第20-23页 |
3 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总体状况及技术进步条件分析 | 第23-37页 |
3.1 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 第23-29页 |
3.1.1 民营企业及从业人员数量 | 第23页 |
3.1.2 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的整体贡献 | 第23-26页 |
3.1.3 河北省民营企业类型的简单分类及各类企业的特点 | 第26-29页 |
3.2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条件 | 第29-31页 |
3.2.1 现有的技术创新水平 | 第29-30页 |
3.2.2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 | 第30页 |
3.2.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 第30-31页 |
3.2.4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机制建设 | 第31页 |
3.3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外部条件 | 第31-36页 |
3.3.1 市场竞争环境及政策导向 | 第31-33页 |
3.3.2 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 第33-34页 |
3.3.3 知识产权维护状况 | 第34-35页 |
3.3.4 技术交易市场成熟度 | 第35页 |
3.3.5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协调机制构建及运作 | 第35-36页 |
3.4 河北省民营企业获取技术进步的优势与劣势 | 第36-37页 |
3.4.1 优势分析 | 第36页 |
3.4.2 劣势分析 | 第36-37页 |
4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路径 | 第37-48页 |
4.1 技术进步的基本路径 | 第37-41页 |
4.1.1 技术进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 第37页 |
4.1.2 两种基本路径间的比较 | 第37-38页 |
4.1.3 结合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的技术进步基本路径 | 第38-41页 |
4.2 典型案例分析 | 第41-46页 |
4.3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 第46-47页 |
4.4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路径初步判定 | 第47-48页 |
5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优化选择 | 第48-56页 |
5.1 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的比较 | 第48-51页 |
5.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48页 |
5.1.2 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5.2 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效果评估 | 第51-52页 |
5.3 构建技术进步路径动态选择模型 | 第52-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