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小结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公共服务 | 第19页 |
2.1.2 服务型政府 | 第19-20页 |
2.1.3 水上搜寻救助 | 第20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3 内陆水上搜救公共服务的适用性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内陆水上搜救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3.1 我国内陆水上搜救概况 | 第23-28页 |
3.1.1 内陆水资源和运输概况 | 第23-25页 |
3.1.2 内陆水上搜救“一案三制”建设现状 | 第25-28页 |
3.1.3 搜救能力建设现状 | 第28页 |
3.2 我国内陆水上搜救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28-31页 |
3.2.1 地方政府水上搜救服务主体责任认识不足 | 第28-29页 |
3.2.2 内陆水上搜救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 | 第29-30页 |
3.2.3 内陆水上搜救一案三制建设存在不足 | 第30页 |
3.2.4 内陆水上搜救能力建设不足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国外水上和国内海上搜救服务经验借鉴 | 第32-39页 |
4.1 国外水上搜救概况 | 第32-35页 |
4.1.1 由单一的海洋管理部门主导水上搜救 | 第32-33页 |
4.1.2 由民间力量主导水上搜救 | 第33页 |
4.1.3 由纯粹的协调机构主导水上搜救 | 第33-34页 |
4.1.4 由军队部门主导水上搜救 | 第34页 |
4.1.5 小结 | 第34-35页 |
4.2 国内海上搜救概况 | 第35-36页 |
4.2.1 体制机制情况 | 第35页 |
4.2.2 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情况 | 第35-36页 |
4.2.3 搜救技术情况 | 第36页 |
4.3 国内外水上搜救服务对我国内陆水上搜救服务的启示和借鉴 | 第36-38页 |
4.3.1 完善的搜救体制和顺畅的搜救协作关系 | 第36-37页 |
4.3.2 专业和高水平的搜救协调员 | 第37页 |
4.3.3 先进和高效的搜救软件 | 第37页 |
4.3.4 专业的搜救设备 | 第37-38页 |
4.3.5 广泛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 | 第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内陆水上搜救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9-52页 |
5.1 强化地方政府水上搜救服务主体责任 | 第39-42页 |
5.1.1 树立内陆水上搜救的公共服务理念 | 第39-40页 |
5.1.2 增强内陆水上搜救的公共服务能力 | 第40-41页 |
5.1.3 提高内陆水上搜救的公共服务水平 | 第41页 |
5.1.4 充分认识做好内陆水上搜救工作的重大意义 | 第41-42页 |
5.2 加强内陆水上搜救“一案三制”建设 | 第42-47页 |
5.2.1 加强预案体系建设 | 第42页 |
5.2.2 加强内陆水上搜救体制建设 | 第42-44页 |
5.2.3 建立快捷高效的内陆水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 | 第44-46页 |
5.2.4 加强内陆水上搜救法制建设 | 第46-47页 |
5.3 加强搜救规划和顶层设计 | 第47-49页 |
5.3.1 开展内陆水上搜救应急平台标准研究 | 第47页 |
5.3.2 开展内陆水上搜救应急物资储备标准研究 | 第47-48页 |
5.3.3 开展内陆水上搜救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研究 | 第48-49页 |
5.4 加强内陆水上搜救能力建设 | 第49-51页 |
5.4.1 加强装备设施建设 | 第49-50页 |
5.4.2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50页 |
5.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