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道德价值观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透析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绪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9-13页
    三、概念界定第13页
    四、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五、研究方法第14-17页
第一章 道德价值观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第17-23页
    一、道德价值观决定人们道德行为的目标选择第17-18页
        (一) 道德价值观对道德行为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第17-18页
        (二) 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人们做出科学合理的道德行为目标选择第18页
    二、道德价值观决定人们道德行为的具体内容第18-20页
        (一) 道德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第19页
        (二) 各种道德行为的具体内容折射出道德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第19-20页
    三、道德价值观决定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第20-23页
        (一) 道德价值观决定道德行为的评价方向第20-21页
        (二) 道德价值观决定了道德行为的具体评价标准第21-23页
第二章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第23-31页
    一、大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第23-25页
        (一) 无故旷课第23-24页
        (二) 考试作弊第24-25页
        (三) 学术抄袭第25页
    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第25-27页
        (一) 材料造假第26页
        (二) 随意违约第26-27页
        (三) 不当竞争第27页
    三、大学生其它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第27-31页
        (一) 铺张浪费第28页
        (二) 拖欠贷款第28-29页
        (三) 不讲礼貌第29-31页
第三章 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道德价值观透视第31-43页
    一、道德价值认识的片面性第31-34页
        (一) 割裂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第31-33页
        (二) 割断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第33-34页
    二、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混乱性第34-37页
        (一) 价值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第35-36页
        (二) 社会主导价值观动摇第36-37页
    三、道德价值选择的功利性第37-39页
        (一) 道德价值选择的自觉意识不高第37-38页
        (二) 以金钱利益作为道德选择的基准第38-39页
    四、道德价值实践的随意性第39-43页
        (一) 个体道德自觉性不强第40-41页
        (二) 道德实践约束性不够第41-43页
第四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大学生道德自觉自信的水平第43-63页
    一、搭建立体化教育平台,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3-53页
        (一) 以第—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第44-46页
        (二)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抓手,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第46-49页
        (三) 以校园网络为重要载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第49-53页
    二、开展以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第53-57页
        (一) 以学年为单位,制定主题教育活动计划第53-54页
        (二) 以团委学生会为骨干,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第54-55页
        (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评估活动效果第55-57页
    三、以完善的校园规章制度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57-63页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规章制度第57-60页
        (二) 完善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60-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个人简历第75-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慈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及疏导路径研究--基于莆田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