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探讨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 研究重点与可能的创新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2-21页 |
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2-18页 |
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8-21页 |
3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与发展 | 第21-34页 |
3.1 P2P网络借贷的机理 | 第21-23页 |
3.2 P2P网络借贷的类型—以国外为例 | 第23-28页 |
3.2.1 Zopa——复合中介型 | 第23-25页 |
3.2.2 Prosper—单纯中介型 | 第25-27页 |
3.2.3 Kiva—非盈利公益型 | 第27-28页 |
3.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 第28-34页 |
3.3.1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概述 | 第28-29页 |
3.3.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 | 第29-34页 |
4 P2P网络借贷的决策分析 | 第34-43页 |
4.1 决策模型与假设 | 第34-37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4.3 假设验证结果 | 第41-43页 |
5 P2P网络借贷风险分析 | 第43-49页 |
5.1 信用风险 | 第43-44页 |
5.2 制度风险 | 第44-46页 |
5.3 操作风险 | 第46-47页 |
5.4 业务管理风险 | 第47页 |
5.5 市场与政策风险 | 第47-49页 |
6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对策 | 第49-54页 |
6.1 明确P2P网络借贷的法律地位与监管主体 | 第49-50页 |
6.2 规范P2P网络贷款的日常运营 | 第50-52页 |
6.3 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 | 第52页 |
6.4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52-54页 |
7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