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4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1.5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抗短路的影响要素 | 第14-30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机械参数对抗短路性能的影响 | 第14-20页 |
2.2.1 动合压力 | 第14页 |
2.2.2 电磁吸力 | 第14-19页 |
2.2.3 回弹次数 | 第19-20页 |
2.2.4 保持力 | 第20页 |
2.3 电气参数对抗短路性能的影响 | 第20-24页 |
2.3.1 接触电阻 | 第20-24页 |
2.3.2 回跳时间 | 第24页 |
2.4 产品结构对抗短路性能的影响 | 第24-28页 |
2.4.1 触点选材 | 第25-26页 |
2.4.2 电动力补偿结构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抗短路要求及系统简介 | 第30-4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IEC62055-31标准关于继电器的要求 | 第30-32页 |
3.2.1 三次预处理Pre-fusing operating | 第30页 |
3.2.2 短路电流接通能力 | 第30-31页 |
3.2.3 短路电流承载能力测试 1 | 第31页 |
3.2.4 短路电流承载能力测试 2 | 第31-32页 |
3.2.5 试验后判定标准 | 第32页 |
3.3 实验系统简介 | 第32-37页 |
3.3.1 概述 | 第32页 |
3.3.2 主要技术参数 | 第32页 |
3.3.3 系统的组成 | 第32-34页 |
3.3.4 低压系统连接 | 第34页 |
3.3.5 一次高压侧开关 | 第34页 |
3.3.6 冲击变压器 | 第34-36页 |
3.3.7 二次低压侧开关 | 第36页 |
3.3.8 可调电阻和电抗 | 第36-37页 |
3.4 实验流程概述 | 第37-38页 |
3.4.1 延时时间测试 | 第37页 |
3.4.2 抗短路试验 | 第37-38页 |
3.5 UC2测试步骤示例说明 | 第38-45页 |
3.5.1 三次预处理 | 第38页 |
3.5.2 Making 2.5KA接通测试 | 第38-41页 |
3.5.3 Carrying 2.5KA耐受测试 | 第41-43页 |
3.5.4 Carrying 4.5KA耐受测试 | 第43-44页 |
3.5.5 最小开关电流检查 | 第44-45页 |
3.5.6 产品功率损失测试 | 第45页 |
3.5.7 介质耐压测试 | 第45页 |
3.5.8 失效判据 | 第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抗短路实验验证 | 第46-8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机械参数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46-55页 |
4.2.1 动合压力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46-50页 |
4.2.2 电磁吸力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0-51页 |
4.2.3 回弹次数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1-53页 |
4.2.4 保持力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3-55页 |
4.3 电气参数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5-58页 |
4.3.1 接触电阻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5-56页 |
4.3.2 回跳时间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6-58页 |
4.4 产品结构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8-79页 |
4.4.1 触点选材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8-59页 |
4.4.2 电动力补偿结构对抗短路影响验证 | 第59-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论文小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论文小结 | 第80-81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