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R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性能分析与评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高频地波雷达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高频地波雷达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高频地波雷达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双多基地雷达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雷达性能评估方法概述 | 第13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3-1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本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双基地雷达距离速度估计 | 第15-26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双基地雷达距离估值方法 | 第15-18页 |
2.2.1 双基地雷达平面距离估计 | 第15-17页 |
2.2.2 双基地雷达球面距离估计 | 第17-18页 |
2.3 双基地雷达距离估值误差分析 | 第18-23页 |
2.3.1 距离和角度法误差分析 | 第18-20页 |
2.3.2 角度-角度法误差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双曲线法误差分析 | 第21-23页 |
2.4 双基地雷达速度估计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双基地雷达定位精度分析 | 第26-37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双基地雷达平面定位 | 第26-31页 |
3.2.1 双基地雷达平面定位方法 | 第26-29页 |
3.2.2 双基地雷达定位精度分析 | 第29-31页 |
3.3 双基地雷达球面定位及精度分析 | 第31-33页 |
3.4 最小二乘法优化定位估计精度 | 第33-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探测范围及目标分辨能力 | 第37-6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高频地波雷达基本方程 | 第37-41页 |
4.2.1 双基地雷达基本方程 | 第37-38页 |
4.2.2 高频地波地球表面传播特性 | 第38-39页 |
4.2.3 回波信噪比 | 第39-41页 |
4.3 T/R-R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范围 | 第41-47页 |
4.3.1 平面探测范围 | 第41-42页 |
4.3.2 球面探测范围 | 第42-44页 |
4.3.3 探测范围的修正 | 第44-47页 |
4.4 模糊函数及分辨能力 | 第47-57页 |
4.4.1 FMICW信号简要介绍 | 第47-48页 |
4.4.2 双基地雷达分辨力 | 第48-52页 |
4.4.3 双基地雷达模糊函数 | 第52-54页 |
4.4.4 双基地雷达互模糊函数 | 第54-57页 |
4.5 距离-速度联合估计的克拉美罗界 | 第57-60页 |
4.6 接收站站址选择 | 第60-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性能评估 | 第64-82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双基地雷达评估指标体系 | 第64-66页 |
5.2.1 评估指标建立方法 | 第64页 |
5.2.2 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指标体系 | 第64-66页 |
5.3 层次分析法 | 第66-72页 |
5.4 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72-78页 |
5.4.1 优化函数模型 | 第72-73页 |
5.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73-74页 |
5.4.3 PSO-AHP算法过程 | 第74-75页 |
5.4.4 PSO-AHP算法结果 | 第75-78页 |
5.5 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比较 | 第78-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