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F电磁波在地-电离层波导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VLF仿真模型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VLF的观测和应用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VLF传输模型 | 第15-32页 |
2.1 电离层介质 | 第15-19页 |
2.1.1 电离层的特性 | 第15-16页 |
2.1.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第16-17页 |
2.1.3 电离层中电磁波的传输 | 第17-19页 |
2.2 建立VLF的二维FDTD传输模型 | 第19-29页 |
2.2.1 仿真模型 | 第19-21页 |
2.2.2 不同的差分方法 | 第21-22页 |
2.2.3 FDTD迭代方程推导 | 第22-29页 |
2.3 H-J和E-J法对比 | 第29-30页 |
2.3.1 迭代方程对比 | 第29页 |
2.3.2 仿真结果对比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VLF在地-电离层波导中横向传输特性 | 第32-47页 |
3.1 模型仿真参数 | 第32-36页 |
3.1.1 低电离层参数 | 第32-33页 |
3.1.2 信号模型 | 第33-36页 |
3.1.3 信号源的添加方式 | 第36页 |
3.2 单频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 第36-43页 |
3.2.1 不同季节传输特性 | 第37-39页 |
3.2.2 不同频率传输特性 | 第39-41页 |
3.2.3 晨昏线效应 | 第41-43页 |
3.3 宽频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 第43-45页 |
3.3.1 宽频带信号源 | 第43-44页 |
3.3.2 宽频带信号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VLF在地-电离层波导中纵向传输特性 | 第47-58页 |
4.1 电离层参数 | 第47-49页 |
4.1.1 IRI参数模型 | 第47-48页 |
4.1.2 电离层参数曲线 | 第48-49页 |
4.2 VLF的竖直传输特性 | 第49-52页 |
4.2.1 电场的幅度特性 | 第49-50页 |
4.2.2 能量衰减特性 | 第50-52页 |
4.3 VLF随高度的极化特性 | 第52-56页 |
4.3.1 电磁波的极化 | 第52-54页 |
4.3.2 极化面的传输特性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