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国情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概述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对铁路物流企业业务发展的影响第13-20页
    2.1 国内外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第13-15页
        2.1.1 国内铁路物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13-14页
        2.1.2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第14-15页
    2.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方向第15-16页
        2.2.1 体制改革的需要第15页
        2.2.2 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第15页
        2.2.3 铁路货改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第15-16页
    2.3 铁路物流企业业务转型的目标和方向第16-17页
        2.3.1 铁路物流企业业务转型的目标第16-17页
        2.3.2 铁路物流企业业务转型的方向第17页
    2.4 货运组织改革对铁路物流企业的影响第17-20页
        2.4.1 原有依靠的铁路运输资源优势消失第18页
        2.4.2 原有站到站的物流服务将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第18页
        2.4.3 原有各自为政的经营局势不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新要求第18页
        2.4.4 原有物流服务模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第18页
        2.4.5 原有模式—只索取不投入导致铁路物流公司发展后劲不足第18-20页
3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经营业务现状与问题第20-26页
    3.1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简介第20-21页
    3.2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现状第21-22页
        3.2.1 第三方物流业务第21-22页
        3.2.2 物流衍生业务第22页
    3.3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发展中的问题第22-26页
        3.3.1 经营理念、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第22-23页
        3.3.2 提供物流服务的方式与手段单一第23页
        3.3.3 资源配置不合理第23页
        3.3.4 实现全程物流服务存在缺陷第23页
        3.3.5 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第23-24页
        3.3.6 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第24页
        3.3.7 现有物流服务业务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第24-26页
4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发展环境SWOT分析第26-35页
    4.1 物流公司常用战略分析方法第26-29页
        4.1.1 物流公司常用战略分析方法概述第26-27页
        4.1.2 SWOT分析法第27-29页
    4.2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发展SWOT分析第29-33页
        4.2.1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的内部优势第29-30页
        4.2.2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的内部劣势第30-31页
        4.2.3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的重要外部机会第31-32页
        4.2.4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的重要外部威胁第32-33页
    4.3 波士顿矩阵分析业务未来发展方向第33-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5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转型战略选择及对策实施第35-38页
    5.1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第35-36页
    5.2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第36页
    5.3 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第36-37页
    5.4 WT战略(劣势威胁战略)第37页
    5.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6 太原铁路物流公司业务转型发展战略实施第38-45页
    6.1 加强内部建设,树立战略思想第38-39页
    6.2 提高铁路物流的运作效率第39-40页
    6.3 开发物流增值服务,实现角色转型第40-42页
    6.4 改进经营模式,向自身物流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第42页
    6.5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顾客第42-43页
    6.6 提高物流人才培育力度第43-44页
    6.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45-46页
    7.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酸盐水泥制备加气混凝土的研究
下一篇: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